从频繁自杀的孩子,反思“填鸭式”教育(深度长文)
原创 401文子 a沟通加速度 2022-05-05 07:38
收录于合集
#个人视角的思考186个
#逻辑9个
#教育31个
从频繁自杀的孩子到填鸭式教育结果的猜想。
先说什么是“填鸭”吧。虽然网上介绍一大堆,但都说得不明所以。幸亏我是专业的,知道“填鸭”是怎么回事。
北京烤鸭很好吃,是因为它用的鸭子是北京填鸭,这种鸭子的特殊之处在于鸭子的饲养方式——为了让鸭肉肥美多汁,饲养人员一般都会采用“填”的方式对鸭子进行喂食。所谓“填鸭”,就是用工具戳进鸭子的食道,把水浸泡过的饲料直接送到胃里,定时重复操作,保持鸭子胃里的食物数量精准、营养可控,以此避免鸭子挑食或拒食。
过多的食物,使得鸭子站不起来,肚子始终贴着地面,一动不动的“专心”长胖。所以,“填鸭”的饲养方式确实可以在短时间内增加鸭子的体重,增加“北京填鸭”的出栏量。只是看着满地走路都困难的鸭子,感觉有点残忍。
这种养鸭子的思路和方法,与某些人教育孩子的思路与方法,惊人相似。所以,就诞生了一个新词“填鸭式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人像饲养员那样,准备好的 营养最合适的饲料/知识,精准的强制打入鸭子/孩子的体内。这个过程是冰冷的,残忍的,鸭子/孩子没有任何选择权,完完全全的被动接受。除非死亡,否则,鸭子/孩子 就无法抗拒。饲养员/老师会把握淘汰率,使之在生长速度和淘汰率之间保持平衡。
可怕的是,很多家长,也积极参与其中,极力推荐这种方式。因为他们深信,自己的孩子一定是被催肥的鸭子,而不是被撑死的那个鸭子。自杀的一定是别人家的孩子,毕竟,自杀的孩子是少数。
说完填鸭,想起柴静采访德鲁克的文章,比较的对象是德国早期的学校教育和它现在的学校教育。她促成我对教育制度的思考,并产生了一个假想。
德国(普鲁士)是最早的要求全民义务教育的国家。他们为军国主义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引来各个国家的效仿。只是,随着二战的失败和大家对军国主义的反思,慢慢就抛弃了那种军国主义教育(本质是强制教育,也叫免费义务教育)。作为对比,美国一开始就是私人的事,是个人/教会 为主。国家(联邦和州政府)为了照顾某些人群,又建了一些公立的教育机构,比如军校。形成公有和私有教育机构都存在的情况。
假想的内容:军国主义义务教育体系那是以国家(领导人)的观点为判断标准。国家首脑/天皇 觉得国民应该掌握什么技能,学习什么知识,就强制教给大家。
假想的合理性:
首先,这非常符合传统观点。他们认为上层的精英最知道这个国家需要什么,让他们做主,比让普通人自己去筛选学习什么内容,选择教育方式,组织教学活动……这个“社会总成本”更低。虽然我不赞成“社会总成本”这个词,但为了沟通方便,还是引用一下吧。
其次,他们从实证经验的角度来看,也确实让很多国家快速的变得富强起来,典型的就是德国和日本。(我并不赞成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发生未必有因果关系,见我前天的文章因果错觉|可怕的冰淇淋杀人案)
由于一些国家使用这种教育方式,且在同时期迅速成功,所以,也引起了其他国家的竞相效仿。以至于这种教育方式成为主流的教育方式——就是目前世界各国的“义务教育制”。
可是,主流归主流,总有例外,像英国,美国,瑞士等国家,他们的义务教育就不那么义务(强制),甚至,他们允许私人办学,成了执行义务教育最差的国家。但从目前的世界大学排行榜来看,他们也是世界上教育最发达的国家。
这大出很多人的意料。既然认为义务教育那么好,那为啥义务教育执行的不好的国家反而教育发达,义务教育执行的非常好的国家,比如非洲、南美、亚洲国家,他们的教育都相对落后?
要想分析这个问题,我们不得不找到这个被称为现代教育的起源地德国。义务教育是德国铁血宰相 俾斯麦 推行的,他的目标也非常的简单的,就是为了让国民的成为国家急需的有用之材——产业工人,适应当时的工业化。
但是,执行的结果却是培养了大批的军国主义人才,或者叫法西斯人才,把德国一次次推向战争的深渊。以至于德国人痛定思痛,彻底改变。他们找到了病根,那就是错误的教育制度。
他们的教育错在哪儿了?我一会儿再说。不过,德国现在要求国民“义务不教育”。他们甚至立法规定孩子在八岁之前是不允许向孩子灌输知识(上补习班)。
他们的教育是真正的以人为本——重视具体的技能培训,减少思想灌输。彻底摆脱以前的填鸭式教育。
你或许疑惑,“填鸭式”教育 有什么不对吗?
当然不对啦。
人就是人,不是砖头,不是螺丝钉。目前,人类对人自身的认识还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征。所以,这种教育就必然会迎合一部分人而伤害另一部分人。你可以说迎合多数人,伤害少数人。就算他们设计的初衷是这样的,让多数人能成为有用之才,牺牲少数人为代价。可是,它对这被牺牲的少数人公平吗?你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成为被伤害的孩子吗?如果大家都不想让孩子成为被伤害的人,会怎么办?这就是激娃,教育内卷等的根源。
再说程序,他设计的程序就一定合理吗?德国、日本都曾是按这个程序去实践的,结果怎么样?把人都教成了为国奋斗的工具,教育大家为国牺牲,为天皇牺牲,结果,成功地培养了一堆战争机器。
当然,经过了艰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天皇和其它的战犯也被法庭追责,并在日本、德国全面废除了这种教育。但是,只要是这种义务教育的模式,那么,政治就会对教育产生根本性的影响。他们最终会把人教傻,变成了政党的工具,变成了统治者个人意志的工具。自由之地让机器适应人;……让人变成机器。
就像当年的领袖“太祖”一声令下,全国的年轻人奋不顾身的搞起斗争,导致国民经济崩溃,大量财富。他再一声令下,把他们送到穷乡僻壤,美其名曰上山下乡,任由他们饿死冻死。
可见,义务教育模式有一个根本性的假定,那就是上层精英会把世界上最先进的最优秀的知识传给广大人民群众。现实恰恰相反,掌权者把最垃圾最错误的观念传给了人民大众。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这是因为,自上而下的领导都具备这样的特征——他们都倾向于自我权力加强(参考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官僚的权力自我加强之后,“精英”欲壑难填,就会做损人利己的政策,进而让整个国家为他陪葬。当今的俄国“精英”普京就是最新的代表。
有了前面血淋淋的教训,若把孩子的教育权利交给精英,是不是后悔?毕竟精英也是人,精英也有三情六欲,凭什么精英会把对你最好的教育方式、最有用的知识告诉你?他们能做的就是汲取你大量的财富,再告诉你一些错误的信息,让你为他效劳。
退一步说,就算精英的人品过硬,一心想为你好。那么,精英要想给你设计你未来需要的知识,那就一定要知道未来什么样。精英能预知未来吗?
从目前世界上来看,没有哪个人能够准确预测到未来。比如,10年后什么样,未来百年什么样?
世界的变化非常快,随机性非常强。单个人的能力又非常的弱,所以,任何人都无法预测未来的。人类的发展是靠不断的迭代来进行的,换句话说,所有的尝试都是未知的,都是多人互动的结果。对于大家都不知道的未来,凭什么把大家的未来交给少数几个人呢?把自己的未来,不可逆的交给不受监督的少数人,赌中未来幸福的概率太低太低,反倒是失去了人类的多样性,失败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其很容易引起整个族群被灭的灾难后果。
所以,英美人的建国者有先见之明,一开始就给了个人充分的尊重,把权力分散在各个人手中,充分保护人们知识的多样性。这样,总会有人做对或者做错,赌错的人自然享受社会福利,赌对的人占有更多资源,把正确的知识发扬光大——世界首富马斯克就是代表。这也是我们所说的美国有强大的纠偏能力的原因。要想群体持续繁荣,必然要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储备。并且,还要让顺应现实的知识和对应的社会资源(钱)结合起来,才能起作用。
就像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人是没考虑清楚的时候不出手,一旦考虑清楚要出手了,那么,他们爆发的力量就非同寻常,直接把当时强大的敌人给干了。
美国是如何拥有这么强大的力量的?咱们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缺的2个资源:第1个资源,空军,尤其是飞行员,因为第2次世界大战中,空军以机动性强的优势,成为战争主力大量的投入使用,直接关系到战争的成败。
第二就是石油。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二战中大量机械化武器投入使用,若没有石油,飞机飞不天,火炮也够不着敌人,坦克基本上都是废铁一块。
那就从这两方面说起吧。这两方面其实是有联系的,如果没有石油,那就没有资本去训练空军飞行员;如果没有空军飞行员,就会失去战略资源的控制权,就获得不了石油。
美国人怎么做的呢?
先说飞行员,美国私人飞机很多,所以,很多人在参军之前,他们都是非常有经验的空军飞行员了。美国充分保证个人的自由,私人可以买飞机,可以开釆石油,也可以拥有武器。当战争需要的时候,这些人一旦加入战争,马上就组成了精锐部队。所以,正是因为美国的这种对个人的自由保障,导致美国的军人来源很优秀。军人来源变得特别的丰富啊,轻而易举就组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空军。
再说石油,因为大量私人公司进行石油开采,导致石油资源并不丰富的美国,却生产出全世界最多的石油。美国成为了当时全世界石油开采领域最强大的国家。这些石油公司,当服务于战争,那产生的力量也是无可估量的,远非德国、日本这些石油资源贫乏国所能比拟。
有了这两点,随便怎么出手都可以轻松的碾压世界各国。
美国还有强大的工业体系,每天都能生产巨量的飞机、坦克、轮船。并且,他们能够生产出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这些武器。在他们的支援下,苏联就迅速的逆转败局,给了德国致命一击。
打击日本那就更容易了。日本缺乏石油,无力使用机械化部队,再加上原子武器诞生,美国轻而易举的就迫使了日本人投降。
带大家回忆二战的这段历史,是要说明“人”才是国力竞争的关键。培养出有用的人才,是国家成败的决定因素。而教育制度和理念,正是决定“人”的根本。所以,两个主流教育理念之争就变得清晰了,一方面就是德国人、日本人的军国主义的义务教育体制,另一方面就是英美人的自由主义教育。英美人尊重个人自由,任其自由发展,国家不干预私人教育。个人自由带来了文化的繁荣,科技的发达和财富的高速增长。以至于到现在,美国仍然是世界上高等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他们的高校是以私立为主的。
也许你会问:既然这种自由教育这么好,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填鸭式教育呢?
先说说填鸭式教育作用于受教育者是什么样子?
家长普遍的做法,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一定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所谓的起跑线,就是一定要按部就班的掌握足够多的知识。包括数学、语文,强迫他们学,甚至背唐诗宋词。和德国,美国,同时期的幼儿相比,我们的孩子掌握的科学知识,要远远高于他们的。
你也许说,这样不好吗?那看从哪方面衡量。如果假定人们掌握知识是线性的,早点掌握更多“科学”知识当然好了,我们的孩子掌握的知识更多嘛。
但,我们是人,每个人他都有自己的视角,我们有没有考虑过孩子怎么想?
你也许会说,孩子还小,哪有什么观点,你教他什么就是什么,呵呵,也有一定的道理。
可是,这种差异从小都建立了。孩子稍微长大一点,十几岁的时候,我们中国有一个词儿叫做“叛逆期”。华人孩子的叛逆期挺普遍的,表现出的症状也非常突出。
我的朋友圈最近就经常有人说,某某孩子跳楼自杀了,某某家长跳楼自鲨了。说这些啥意思呢?
就是我们含辛茹苦培养了孩子这么多年,培养的结果却是,孩子不堪忍受痛苦,离开了人世;或者是,孩子没有伤害自己却伤害了别人,杀了父母或杀掉了老师;或者是,父母不愿接受自己的教育失败,自己受不了,自杀了。我想,大家对这类新闻应该不少听到,尽管中国信息封锁,但是,哪个人的朋友圈,哪个人周边的小区没有孩子自杀呢?
中国孩子的自杀率虽然缺乏官方统计,但凭经验,就知道不低。只不过主流媒体管制这些信息,使这些信息无法传达到大家的耳朵中而已。
一方面,我们用填鸭式教育教了孩子很多知识,另一方面,孩子用这些知识来攻击别人或结束自己的生命。我不知道大家对这件事怎么想,我是很痛心的。所以,我觉得教育制度肯定是出了问题。甚至一开始,教育的方向就出错了。当我们追求的目标错了,得到的结果必然是错的。
教育方向错在哪里了呢?如前所述,我们的教育是同一模式下的教育,换句话说,没有考虑到人的个性,做了整齐划一的要求。那就有可能,我们的教育不适合这个孩子,这个孩子会变得很痛苦。而我们的家长呢,一方面希望孩子适应中国的教育,从而给自己的未来带来幸福,另一方面呢,又不断地给孩子施加痛苦,逼迫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
正是这种矛盾心理及矛盾的行动,出现了典型的症状——一方面,为了孩子未来的幸福付出,一方面,又给孩子的现在制造痛苦,摧毁眼前的幸福。这种极端矛盾体现在孩子身上,不断的摧毁孩子的价值观念,撕裂孩子的思考。
而十几岁的年龄阶段,正是孩子从动物向人转变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大脑的发育使他们初步具备了理性思维能力,理性要求他们产生一个价值的尺度,或者说是逻辑起点,用茅于轼老先生的话说,叫做价值观坐标系。
我们每个人都是从自己出发来测量这个世界,从而给自己定位,再指明自己行为的方向。可是,家长的混乱逻辑传递给孩子,就在不断摧毁孩子的价值观,使得孩子的价值坐标系迟迟无法建立。使得孩子的生活失去了方向,人生失去了兴趣,不能够正常的从动物性的人变成真正的人类,不能发挥人类的理性,不能享受做人的快乐。他们就会得抑郁症,他们就会失去生存的兴趣,缺乏人与人交往边界,就会无意识攻击他人,也会无底线的忍受他人的攻击。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就不难理解频繁发生的现象——孩子杀父母,父母逼/杀死孩子,或者是父母自杀或者是孩子自杀,或者是孩子杀老师等等等等。
当然,这些现象是媒体管制的,出现多少起这样的事故也不允许传播,所以,大家可能没听过这些事。也因此,很多人没引起重视,更没有想到解决问题,也使得有人而对别人的不幸无所谓。
我觉得有必要先反思,咱们向孩子传递的所谓的知识,到底是不是知识呢?这个应该是存疑的。如果有机会到国外看看,就会发现,咱们传播的所谓的知识,大多是错误的信息/观念,而不是知识。知识是正确的信息,而我们传播的是错误信息。
其次反思,我们传播的这些信息,广度合适吗?是不是孩子最需要的知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孩子需要知道的东西,常常是家长老师极力封锁的信息,比如性,我们有太多的管制手段,来想方设法堵住孩子们的耳朵,蒙上孩子的眼睛。中心一句话,为了方便灌输错误的信息,只能留下唯一的信息管道——学校。多说一句,我也是受害者——30多岁了还不具备性知识,被小女友鄙视的无地自容。
再次,孩子是否有创造信息的自由呢?可以这么说,成人都没有,何况孩子了。
孩子是否作为人一样被尊重了呢?显然没有,家长把孩子当宠物,老师把孩子当鸭子,没有几个人会把孩子当“平等的人”去看待。
有几个人真正考虑孩子的需要呢?有很多的家长说,我考虑到了。考虑到了狗屁,你本身就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谈何说你考虑到孩子的需要了呢。——你哪天有耐心的听孩子说1~2个小时了吗?你每天都会关心孩子的思想状况吗?你给孩子提供足够丰富的食物了吗?你有给孩子足够的选择了吗?孩子也是人,是人,他就有自己的需要,包括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需要。那么,作为家长就应该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满足他的一些合理的需要。但从目前来看,有的家长会粗暴的拒绝孩子的一切要求,有的家长又会简单的答应孩子的所有要求。
孩子需要什么?我们大人活下去是不是只要有饭吃就可以了呢?显然不是。我们还有精神追求,我们还有被关心被爱护的需求,等等。我们的需求是多样的,孩子也是。孩子也希望被尊重,也希望被重视,也希望获得食物的满足,也有异性交往的需要。但与这些需要相比,十几岁的孩子有个更重要的需要,那就是发挥理性,建立价值观体系,因为这是人的本能。
可是,中国的孩子,有几个孩子能够自由的表达,能够有机会和同伴进行理性的交流?“籽油”的辩论几乎没有,而这,却对他们形成独立的价值观至关重要。
相比较而言,美国和德国的孩子就变得非常幸福了。因为他们的父母,甚至他们国家的法律,就规定不许给孩子灌输太多的自然科学知识,允许孩子自由的玩耍。允许孩子自己体验生活,尊重孩子做人的权利。所以,他们的孩子在三岁之后就逐渐独立,到七、八岁都能够流利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能够熟练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能够非常轻松愉快地和别人去交流,及早建立自己的价值坐标系。价值坐标系提供人生的方向判断,影响自己的兴趣。他们依靠自己的判断、自己的兴趣去做事,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价值观体系牢靠的学生,很早就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知道怎么去追求自己所要的东西。所以,他们往往能够更好的实现自己想要得到的效果,也就是心想事成。
像我们中国老师,尽心尽责,手把手的去教,这种填鸭式教育,短期来看,有利于快速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可是,没有孩子索取,主动给予的这些宝贵信息,孩子不会珍惜。故,孩子的知识转瞬即逝,扭头就会忘记的干干净净。并且,填鸭式教育摧毁了孩子主动索取的能力,使得孩子失去对最优的获取知识的方法的探索。所以,一二十岁之后的华人孩子,很少能够像欧美孩子那么独立。
一句话,填鸭式教育严重的摧毁了孩子本应该建立的价值观。孩子本应该就有的人生方向和个人兴趣被学校知识所淹没、摧毁,导致的后果就是长大了也没有方向,只会被动的接受一些知识。但他们不愿意用,也不会使用这些“知识”。这些知识对他们来说,只是信息垃圾和精神负担。
填鸭式教育在短期来看,提高成绩的效果显著。它是速成机制,非常有利于是迎合中国的考试机制。但对这个孩子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成长来说,那绝对是一个摧毁性的打击。它使得中国的孩子相当的晚熟,兴趣培养特别的落后,价值观和方向感特别差。以至于很多孩子接受填鸭式教育之后,30多岁博士毕业了,回家打游戏,啃老,完全没有工作的愿望和兴趣。曾经的优秀学子只会在家啃老或者自杀,没有什么人生追求。本来设计的牺牲少数人,适合多数人,成了牺牲所有人,满足教育官僚和统治者的个人偏好。
中国家长为了让孩子的未来幸福,剥夺了孩子童年的幸福。可是,孩子自己的人生方向需要自己探索,这是外人所没法给予、没法制造的。他们一旦完成了高强度的学业,硕士博士毕业了,还要重新再做8岁小孩之前的事,来慢慢的建立自己的价值观,慢慢建立自己的人生观。这就造成知识和人才的大大浪费。等他们建立价值观之后,自己曾经辛苦学到的博士知识又变得落后了。所以,他们在与别人的竞争中,就很难和国外的本科生竞争。这也是华人教育为什么整体上这么失败的主要原因。参见我的文章《重磅!华人学霸不敌印度,脸书员工总部跳楼,竟因这…》
(完)
我的文章推荐: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 ;关注、分享,幸福 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