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1文子 沟通加速度2
写在父亲节。几个儿子的优秀,父亲被饿死。
先说他的小儿子(第二子),那是非常的牛逼。10岁开始登基为侯。15岁就能玩死他老爸,一直知人善任,最终用小小的赵国称霸天下,灭了两帝,东灭东帝齐国(差点灭国),西灭西帝秦国(迫使它取消帝号,不是灭国)。
他的长子也非常厉害,随父亲开疆拓土,攻灭北方游牧民族,差点绕到秦国后方。聪明睿智,颇有其父雄风。
他的另一个儿子,是有名的“赵国4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赵胜,留下了“毛遂自荐”,“从谏如流”,“邯郸解围”,接受上党,三次为相 等故事。
他(父亲)就是赵武灵王,正当壮年,被活活饿了3个月才饿死。
二儿子是赵惠文王赵何,是战国后期一位杰出的治世君主。他在位时期,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之善于用人,轻徭薄赋,睦邻友好,为国家的发展营造出了一个有利的内外环境,最终将赵国推上鼎盛治世。他是赵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称王的君主,为赵国的发展壮大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一、首位赵王
赵何,是赵武灵王赵雍的儿子,也是赵国第一位正式称王的君主。至于赵武灵王,据现在能确信的资料来看,生前就没有称王。
二、初政之路
在赵何之前,赵武灵王就生有儿子,其中还有赵武灵王夫人韩氏所生的嫡子赵章,且已经被立为太子。赵何幸运之处在于,他出生的时候,韩氏夫人已经去世,他的母亲吴娃深得赵武灵王爱宠,且生下了三个儿子。
可惜,惠后吴娃红颜薄命,在赵何八岁那年就香消玉殒了。不过,很有政治头脑的吴娃,在自己临死前,从不求赵武灵王的她求下了一件事:立自己生下的大儿子赵何为太子。
赵何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却很聪颖,明白自己的王位并不稳固,所以努力结好群臣,将权力下放,让群臣感受到赵王的尊重。
沙丘宫变,死的人中,除了赵武灵王和哥哥公子章,也有辅政大臣肥义。肥义一死,公子成被委以重任,为相邦,封安平君。公子成是赵武灵王的叔父,是赵惠文王的大父。爷爷做相,孙子做王,且孙子年幼,朝政大权被爷爷所专。
公子成死后,李兑又接着专权,赵惠文王形同傀儡。
赵惠文王十二年(前287),苏秦发起合纵攻秦运动,李兑大力支持,但是,赵国大将韩徐为却建议联燕抗齐,发生了冲突。
在韩徐为等人支持下,赵惠文王罢免了李兑,重用自己的弟弟平原君赵胜为相。自此,22岁的赵何彻底把控了国家大权。
三、治世之路
赵惠文王在位时期,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善于用人。朝中确也人才济济,多为一时之选,文有平原君赵胜、平阳君赵豹、蔺相如等,武有韩徐为、廉颇、赵奢、楼昌等。
赵惠文王不但善于发现人才,更善于使用人才,对于自己的朝臣,他给予较高的待遇和充分的信任。此外,赵惠文王还乐于听取朝臣们的不同意见,善于纳谏。
赵惠文王主政期间,赵国在列国中继续发挥着大国作用和影响,加入到苏秦发起的合纵攻秦运动中,迫使秦国取消了“西帝”的称号,回归王位,还收复了之前被秦国攻占的王公、符逾城。不久,又参与五国伐齐之中,在乐毅的主持下,赵国廉颇督军攻克阳晋,而后又与燕军联合进入临淄,将东方首富齐国重创。
赵惠文王时期,国势蒸蒸日上,逐渐成为关东六国中唯一能与秦国匹敌的大国,也成为秦国东出的最大障碍。
在对待秦国冒犯时,赵惠文王也毫不软弱,“和氏璧”风波时,他毅然派蔺相如到秦国去,就是要让天下人看看赵国的胸襟与胆量。
而最后,蔺相如的不辱使命,给秦国的强权和仗势欺人扇了一记响亮的耳光。
之后的渑池会上,赵惠文王带领蔺相如等人更是用超人的才智与胆略维护了赵国的尊严。
说完赵武灵王的第二子,其他3子也很厉害,赵武灵王一定开心坏了吧!
其实不是,灵王,这个谥号,意思是“身死而国未灭”,所以,不是正常死亡,是古人最忌讳的。
这是怎么回事啊?
原来,赵惠文王即位初期,赵何将肥义、周袑、公子成、李兑、信期、高信、韩徐为等文武大臣均授予要职,表示出充分的信任,而他们也乐于为少年君主效力。
这样一来,主父(赵武灵王)的权力就逐渐被架空了。作为退二线的老领导,主父的年纪并不老,还只有四十多岁,权力欲望正强的时候,猛然间如此,十分的不习惯。他还想掌权,但是群臣却不买账,因为国家只有一个君主,那就是赵何,尽管他年龄小。
为了重掌权力,主父利令智昏,怂恿长子赵章起来与赵何争权夺利,妄图以此来充当协调人,把已经让出去的权力要回来。可是,不光赵惠文王赵何不同意,群臣也不同意。
后来,便出现了在赵国历史上影响深远的沙丘宫变,赵章一党被剿杀,主父被困沙丘宫3个月,活活饿死。
据说,赵武灵王临死的时候,饿的皮包骨头,实在饿极了,爬到树上去掏鸟蛋。一代杰出的君主,竟然落得如此下场,真是令人感叹!
请看上篇文章,不要犯“一错再错”的错误。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