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大脑1任务大脑

生存模式偏差会产生不同的学习生活习惯,最大的原因还是在于高中与大学生存模式有着巨大的差异。
高中时候我想绝大多数人只需要上课、做作业与考试,老师家长们会帮你把其他一切都安排到位,有什么信息老师们会帮忙搜集并进行通知,考试要什么样的复习资料,老师们也会准备好下发,学生只需要一门心思考虑「学好知识」这件事,其他都不用考虑太多。
但是大学完全不一样,大学里有太多的事情要你自己来做:重要的通知,例如报名四六级、选课、评奖学金、出国交流申请等等 都需要自己时刻关注各大网站通知,一不留神就会错过;考试复习资料需要自己去寻找(各大印刷店一般都有),考试时间和地点也需要自己记忆,更不用说还有各种各样的社团组织,活动讲座,时时刻刻围绕在你的身边。我想很多人在一进入大学时都会难以适应大学里面这种纷繁复杂的学习生活节奏(于是,的确有不少人会开始怀念高中里那种纯粹单纯的时光)。

## 三个大脑理论

在一开始进入大学的时候我也一样,感觉到为什么事情会如此之多如此之繁杂,还能不能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了!尤其是大二开始任了两个社团组织的负责人,加上一周三十多个课时(一课时接近一小时)的课程压力,真的是自己时间不够用,事情多到自己忙不过来,但是必须还是得忙的程度。从那个时候开始,我逐渐开始入门时间规划与时间管理,经过差不多一年左右的摸索,现在基本形成了一套适合在校大学生的生活模式,其核心思想我称为「三个大脑」。
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人要有三个头脑,天生的一个头脑,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从生活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天生的头脑为司令,称为「思维大脑」;
书中的头脑为智库,称为「知识大脑」;
生活中的头脑为秘书,称为「任务大脑」。

为何我要好端端的将大脑拆开来命名?

如此区分的原因在于,大脑最高效的方式是单线程作业。将大脑根据执行功能不同(情景)进行分类是保证单线程作业的有效方式。   而我们会被任务事项困扰的最大原因,就是在于既要考虑有多少件事情等着自己做,又要考虑这每一件事情怎么去做才能做好,如此一来,必然会心烦意乱。   举个形象的例子,完成一段时期的任务(比如同时学一门手艺、完成一个报告、准备一个大型活动)就像是跋山涉水,考虑要做多少件事情就像是在山顶制定接下来要翻越几座山;考虑要怎么去做一件事情就像是在山脚下确定我要怎么去翻越眼前这一座山。如果让你在考虑翻越这座山的时候同时去考虑我还要翻越几座山,怕是会绕的你心烦意乱,乃至不想翻越。虽然大脑最高效的处理方式是处理眼前情境下的事项,但是,如果我们不去想山顶的情况,又有可能会忘记接下来要去爬的山。因此,我们有必要将山脚和山顶场景进行区分,以此来提高大脑处理任务事项的效率和能力。 思维大脑在我的考虑中主要负责的就是考虑如何去翻越眼前这座山,而任务大脑负责的则是记录要去翻越多少座山,待思维达到到达山顶(完成一项事项)之后,给思维大脑提供明确清晰的信息,让思维大脑来判断下一步要怎么走。 具体到实际场景中,这是我去年5月份时候某一周的日程,如果不给我看,我是不可能还记得曾经做过这些事情的,因为思维大脑主要负责的是思考、理解、执行,而这种日程的记录应该完全交由任务大脑。

任务大脑之日历 日程规划与安排

基于以上基本思想,大家可以看到日历是任务大脑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工具,那么怎么来合理利用这样一个工具呢? 我在经过自己一年的实践之后,罗列了几个基本原则。当然,在介绍这几个基本原则之前还是要提一下我使用的设备:MBP macOS + iPhone,日历采用自带日历,利用 iCloud 进行手机与电脑的自动同步。 1.所有日程安排必须详细地放入日历中。 日程主要是占据自己较长时间(几个小时)的一项任务事项,所有的日程必须要详细的列出并添加到日历中。 比如作为一个学生,学校的课程一般来说是占据了主要部分,所以,每门课程都应该如实记录到自己的日历当中,包括课程名称、时间、地点还有任课老师。一般的日历基本都有重复还有结束重复这个功能,所以,一个学期的课程只要录一次就能确保每周都会定时出现。 或许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事情非常繁琐,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录入一个学期的课程这件事情花费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完全可以放在寒暑假中提前将下个学期的课程列表列入自己的日历中。(还有一些脚本可以直接抓取教务网的课程列表,那就更加方便了) 同时,类似社团例会、出一趟远门、约同学用大块时间自习等等,这些都算是日程,都应该放进日历中。 像关于出行的事情甚至可以添加行程时间(比如去火车站路上的时间),设置在行程时间开始前半小时提醒自己该准备出发了,那基本上就不会遇到赶不上车或者提早太早的情况。而且这样还有一个好处就是 iPhone 上就能直接看到自己的检票口、车次、车厢与座位号,非常从容与方便。
2. 用一个日历工具保存自己所有的日程
也许有的人会说现在不是有课程格子等等 App 可以直接看自己的课程,为什么还要用这种麻烦的行为呢? App 的确是节省了一些精力,但是当遇到临时调课、换上课地点或者遇到节假日的时候,这些调整可能会显得比较麻烦,不够灵活与机动。而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很多课程类的 App 没有对应的 PC 端或者不是不能云同步到其他设备的,这势必会导致只有在一个平台乃至一个 App 中才可以使用,而这一点对于要作为大脑工具的日历来说是不可取的。 另外,将课程与自己的其他事项割裂开来,不方便任务大脑管控自己的任务安排。这就是第二个关键点:
务必将自己的所有日程都列进一个日历工具中
,同时这个工具必须要能在各种场合下都触手可及(主要是电脑和手机两个层次上都要有)。 将自己的所有日程同时显示在一个地方能够快速的呈现有没有日程冲突、自己的空余时间有多少等等。对于一周要干什么「大事情」会有比较明确的认知。

3. 将日程类目分类

在这里我只有六个分类。Personal 都是自己私人的事情。训练营这个是我加入的一个培训机构,其实也是课程。Course 是在学校里的课程安排。Test&etc 主要是各类大大小小的考试。校历是记录了学校的时间节点是怎么样的,例如什么时候开学,什么时候是考试周,哪些时候是调休等等,能很大程度上方便自己确认到底上不上课这样。基本上是一学年开始之前学校就会放出校历,然后照着录一遍就完了。每个事项都勾选成全天事件,就不会影响查看当天的具体安排。(据说国外的高校都有提供校历的 iCal 订阅源,而似乎这部分国内的高校似乎落后蛮多的…)最后的家庭日历信息则是我和女票的两人活动啦。(因为加入了家庭组,所以会有家庭日历,我添加的日历信息也会在她那边出现,非常适合两人一起去看电影、吃大餐等等) 一开始我是将日程类目分的很细,有例会、作业、外出等等,后来实践下来感觉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于是乎这些就全部统一到了 Personal 这一个日程集中。

4. 添加到日历中的日程以仪式感、神圣感的态度来面对

换句话说,日程必须严格去执行。因为一般来说日程不是课程、会议,就是长时间的一项工作作业,以仪式感、乃至神圣感的态度来进行日程,至少能保证自己在每个必要的时间节点都去做了该做的事情,对于拖延症患者来说说不定是一剂良方。 而一些小而琐碎的事情,则不应该添加到日历中,应该由 OmniFocus 代为记录,执行的态度和方式也是有所区别。 以上四点就是在使用日历作为任务大脑的工具中应该贯彻的四点原则,当你能如此执行的话,在平日学习生活中就能方便不少。比如再也不用担心忘了像面试、活动、面谈这样的重要日程(如果忘了很显然会让别人觉得你不靠谱)。 去上课的时候不需要自己再去记上课地点,只需要在手机的通知栏看一下下个日程就知道具体地址(毕竟对于要赶着不迟到的同学来说,「解锁-开一个 App -看课程时间」这个过程还是太长了啊2333),等等等等不再一一列举。

# 日历的身份

在真正使用中,我感受到的是日历就像一个非常安静的秘书,我让它记下自己的日程(同时确保自己输入的标准性)就可以不用管它。思维大脑可以完全放空专注于思考与执行,等到需要查看日程的时候再调出一看,自己的日程便清晰而全面的呈现在眼前,告诉你下一步应该去做什么。这就是我所说的将思维大脑和任务大脑分开的最大好处,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人脑的优势,用机器和工具来弥补人脑的劣势。
最后说一个小技巧:那就是 Siri。对于手机这种文字输入算得上是奢侈行为的场景来说,语音显然更加高效与实用,哪怕记录不是那么准确,但是胜在快捷。在这种场景下,记录只是一个钩子,不需要精确,只需要能保证你事后回忆的起来即可,修正完全可以等到在电脑面前再进行。
以上便是使用日历作为任务大脑的基本工具的介绍,而日历作为基本工具在日常生活中并没法覆盖所有场景,于是我引入了 OmniFocus 对任务大脑进行了补充,将在剩余部分进行介绍。
# 任务大脑之 OmniFocus
我想大家肯定都会有这样的疑惑,为什么需要 OmniFocus 呢?光用日历就不行吗?实际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了像开会,上课等等这种固定或者是较长时间的事情以外,我们会遇到诸如像要出去买东西,要做一件项目规划,要做汇报、搜集资料等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事情。这些事情的灵活和机动性很强,也意味着更加琐碎,用日历来规划这些事情是不科学的、低效的。
所以,我引入了 OmniFocus 来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大的、小的,长期或者琐碎的事项,这些全部可以用 OmniFocus 高效地规划和管理,从而充分发挥任务大脑的功能——合理制定长期计划的同时又能明确每一天的任务并高效执行,从而帮助你减轻记忆和思考负担。 通过将事件明晰条理化,保证每天去合理执行,你就可以一步步逼近起初设定的巨大目标。而这就是分离并且构建任务大脑后能够带给你的巨大价值。 那么接下就是关于 OmniFocus 和任务大脑思想的详细介绍——整个流程包含五个环节:收集,归类,执行,整理,回顾与前瞻。本篇介绍收集与归类,下篇介执行、整理和回顾与前瞻。
收集:行为输入
收集是整个流程中唯一的行为输入场景,因此确保所有事情全部收集到 Inbox 中是整个使用流程中的关键点。 收集的思想直白来说是很好理解,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大家肯定都遇到这个问题:我怎么样才能保证将所有的事情全部保存到 Inbox 中呢?有时候想个事情再去记录下来,感觉中间过程特别繁琐。 我们会遇到两个最普遍场景,一个是使用 MacBook 的时候,另外一个是不在使用 MacBook 的时候(不要笑,我是严肃的)。我想如果能把这两个场景的使用解决了,我想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使用 MacBook 的场景:快捷输入栏的妙用 在使用 MacBook的时候,往往会有两种情况: 脑子里想到一个事情要做,然后需要记录下来; 看到某个资料或者某条对话,提醒你要做什么事情。 那么针对第一种,OmniFocus有一个快速输入的状态栏,可以通过快捷键直接调取输入。 点了存储之后这件事情就存到了 Inbox 中,你可以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基本不会打断自己的工作流。而针对第二种:与人交流或者在浏览资料的时候想到了某件事,需要将这事情记下来。这个时候就可以祭出「发送到 OmniFocus 的 Inbox 」这个大杀器了。(当然你同样可以给这个服务指定对应的快捷键) 你只要选择那些要记录的资料或者是任务,然后按下设置的快捷键,就可以将这些资料一键发送到你的 Inbox(如果是网络资料的话还会附带对应的链接,也可以作为稍后阅读的一种提醒方式)。
不使用 MacBook 的场景:Siri 好帮手 如果是不在电脑边上的应该怎么办呢?我想这是更高频的场景,比如在公交上、买东西等等。很多人都是因为记录不方便所以就懒的去记录了。那这样的一个情况该如何来解决? 其实在这种情况下,我用到大家普遍认为是个鸡肋的东西,那就是 Siri(Siri 姑娘再次承担了重任)。原因就是 OmniFocus 可以捕捉新建的提醒事项。(一般都会带手机的吧?没有带我就真没有办法了…) 对着 Siri 说「提醒我做什么什么事情」,那么这个「做什么什么事情」这个行为就会被添加到提醒事项,OmniFocus 会捕捉你的提醒事项的内容,然后自动将这个事件添加到 Inbox 里。
所以想到什么事情,你只要长按 home 键,然后对 Siri 说「提醒我XXXXX」。那这件事情就会被记录下来,哪怕 Siri 的记录不准确也无所谓(语速一快就经常不准确)。因为收集的目的只是为了记下这件事,便于后续的归类整理。所以,这个过程中不需要准确性的描述。在之后的归类中这件事情才会被精确定义和整理。 当然,如果这件事情只需一两分钟就能完成,那你完全可以马上把它做掉,不用记录。但是如果你手头上有其他事情不希望分心,或者场景不对无法去做,即使是一分钟两分钟的事情,那么你也应该把这个事情记录下来。 而一旦养成了这样的收集行为的习惯,你的大脑便会达到「任何时候都是一片空白,但任何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的状态。这就是将思维大脑的记忆量完全转移到任务大脑后带来的价值。

归类:明确行为的属性

归类是整个 OmniFocus 流程中第二个关键点。在这个过程中有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明确行为属性。因为只有在深刻理解自己做的行为的性质之后,才能更好的安排什么时候去做最适合做的事情。 经过实践之后,我认为明晰一个行为的属性需要问这么四个问题: 这个行为是什么行为?(项目) 这个行为在什么情境下做?(上下文) 这个行为要花多久?(预期时间) 这个行为什么时候来做?(推迟与截止时间) OmniFocus 的分类也是通过回答这么四个问题来明确一个行为的属性。 项目:这个行为是什么? 由于考虑到分类的复杂性,我将我的行为分类做成了思维导图,便于行为结构的可视化呈现。 下篇的执行环节会着重介绍行为钩子。私人事项和工作学习的区分在于这件事情是内在驱动还是外在驱动。往往内在驱动的项目是没有时间限制的,外在驱动的项目基本都会有截止时间。 每个类别都会有关于单个行为的分类(Single Actions 和 Administrative Tasks),也有对于的项目(Project)。因为我是学生,所以会有一个专门的 Study 类别用于课程作业和任务的记录。 下图是我的实际使用的分类截图。经过实践和优化下来,我认为目前的方式是最科学合理的。 项目分类的意义是基本划清行为动作的所属关系,能在宏观大局中明确自己做的是什么事。 上下文:这个行为在什么情境下做? 情景其实就是所谓的上下文。我同样使用一张思维导图来概括。 因为任务会根据情景和状态的不同有所限制。有些事情必须要出门,有些事情可能需要专注精神,有些事情是属于和别人打交道,因此将场景区分后,可以在同一个场景下把一系列事情都做了。 比如出门的时候可以把去超市买东西、打印资料、给同学送个礼物这些一并完成,提高效率。 比如状态低迷的时候,一并做一些清空回收站、整理桌面文档、整理素材等等这些不大用动脑子的事情,或者看个电影放松下。而这些行为我设置的上下文就是 Low-Energy。 这是我的实际使用的上下文截图。经过了实践和优化,但我认为还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明白这个行为的情境之后,就能更好在明确自己应该在什么状态或者什么场合下来执行。 预估时间:这个行为要花多久? 明确行为的执行时间能够帮助你预估做这件事情的工作量,并且能够让你有意识的去细化这个动作。因为一般来说,4~5个小时的一整个动作,可能会让你感到执行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如果将它每个都拆分成小于一个小时的一个简单行为,那么再去执行的话相对来说就比较轻松和容易。 比如,我可以把写 OmniFocus 的任务分成3个更小的行为,每个行为就只花一小时,从而提高任务的执行可能性。(当然整体性也会丧失,所以,并不是很建议把需要集中精力做的事情拆成太碎的行为) 另外,把行为的时间明确出来之后,你可以通过预估时间的总和来确定明天执行的时间总长,而对明天的一个工作量会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这对于把控每一天的节奏非常有帮助。 推迟与截止时间:这个行为什么时候来做? 第三是关于什么时候来做,这里又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则——没有DDL的话就不应该添加截止时间。 用截止时间的方式来约束自己只会感觉是被 DDL 控制,非常被动。如果你没有一个硬性时间节点规定,非常不建议用截止时间的方法。因为你可能就会不自主的把这个事情往后拖。但是一拖之后,行为就变成了红色,然后一旦整个执行列表一看去都是红色,就会感觉自己非常被动,处处掣肘。因为是亲身体验,所以我认为只有明确有 DDL 的行为才应该加上截止时间。 明确这个行为什么时候来做,在 OmniFocus 中需要确定这个事情有没有开始时间(推迟日期),是有没有截止时间(有的话就必须写,没有的话就不应该加),再是这是不是一件重复的事情。这 3 个点明确之后,行为的时间节点把控就能够非常明确。 比如信用卡还款任务,会在每月 1 号开始,11 号结束,我完成这样一件事的时间可能只要 3 分钟。
明确行为属性的意义:节省脑力
将一个项目分解成非常非常细的可执行单元动作,并且确认清楚每个动作的属性,这样之后再去执行,我们就能省去非常多的脑力。在真正执行的过程中并不用太考虑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只需要照着 OmniFocus 的指示即可,因为在很早以前你已经为自己指明了道路。 就像我在上篇所述的爬山情景,明确行为属性就像在爬山前给自己确定整个爬山的过程中需要在什么时候爬多少公里,预计在什么时间段会口渴,预计在什么时候需要休息。等这一系列全部规划完,等到真正去爬山的时候,只需要根据自己的设定一步一步执行即可。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是,当你的日常生活中的状况和你的 OmniFocus 内容不相符的时候,你必须立即调整你的 OmniFocus 中的设定,从而让 OmniFocus 最大限度的反应你的真实生活。
还是爬山的例子,如果你的规划有误,比如爬到一半口渴了,而与你计划的喝水时间有出入,甭管计划了,先解渴再说,然后记得吸取经验教训,在后续规划中调整安排。 我自己的实践经验表明,一个合理的归类预估能力需要大约一个月到两个月的持续实践才能形成,如果有人从中辅助可能会更快。 通过在明确行为属性之后我们已经能清楚的看到行为的格格特征,那么,下一步应该如何高效的执行,如何去筛选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呢?我想这才是一个任务管理系统最最重要的东西。

执行:该出手时就出手

接下来终于到了我们最重要的执行环节。整个执行环节中使用的基本思想是行为钩子。 行为钩子 行为钩子顾名思义就是钩子性质的动作。比如定期整理电脑桌面、整理 Inbox、整理学习工作资料等等这一类通过定期时间提醒你去做事情的动作就是钩子。 在我的设置中,行为钩子类的行为在每经过一段时间周期(一天、几天、一个月、一年等等)之后自动出现「Actions Hooks」这个透视中。
通过这些钩子可以帮助唤起我每天需要做的一些事情。比如每个月 11 号是信用卡还款日,那么每个月 1 号的时候我的「Actions Hooks」里会自动出现「信用卡还款」的行为钩子;比如每过半个月就会出现「检查 Work Plan」这样的行为钩子,唤起我去 Check 对应的 Work Plan。如此一来,我就不需要去胡思乱想未来的事情,行为钩子会定期把你勾到对应的动作中。 那为什么会要行为钩子这样的概念呢?原因就在于人类非常适应听从。听别人说你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纯粹的执行比思考太多事情要来的简单与轻松。所以,到了大学乃至工作以后,都会有人唏嘘感慨怀念高中「纯粹」的时光,因为那个时候你什么都不需要去考虑,只要「执行」即可。 所以,回到执行环节,在这个过程中,行为钩子就是「别人」,通过行为钩子来告诉你接下来怎么去做,就能够以非常低的精力成本把自己正确引导到需要的执行的地方——也就是对应的动作或者透视中。 同时这些对应的动作或者透视在前一个分类过程中完成了精确定义,你就能明确知道需要投入多少时间,需要做什么事情,在备注里还可能会有需要达到什么效果和参考素材…如此一来,执行就不是一件复杂而困难的事情了。 已标注:每天需要执行的任务 经过长期实践之后,我确定了用标注的方式来确定每天需要去执行的任务。 因此只要在「已标注」这个透视中出现的任务,我都需要在今天去执行。而且理论上每天的已标注事项应该都被清空,即被完成。 至于关于哪些事情应该在当天被执行,这涉及到对于未来的规划,我将在「整理」的环节进行详细叙述。 按场景和精神状态执行 在我的已标注透视中,最重要的事情会显示在第一位,原因则是我将透视设置成按上下文顺序来排列。而上下文的顺序则是根据从专注到低谷进行了排序。 也就是说,越往后的事情相对来说越不重要或者越容易去做。越靠前的事情越是复杂,越需要去深入思考。 所以,你可以选择从上往下把今天的事情完成,或者从下往上开始也一样,完全取决于你的状态。每完成一个任务,你都会有把重要事情完成的成就感,更好的来促进自己去做事情,形成正反馈。 在这个过程中,我基本都会将明确预估时间,从而来帮助自己预估做这件事情需要大概多少时间,我应该安排在今天的什么时候。因为对于学生来说,可能上课时间和课余时间的会分的比较散,所以,我要大致安排在课上需要去做什么事情,在课余我又需要做什么事情,在精力集中的时候做什么事情,在公交车上又可以去做什么事情。 通过场景和精神状态来执行,则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哪怕是状态不好的时候也能去完成一些相对来说轻松的事情。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的效率变得越来越高,做事也会越来越轻松。

# 整理:为明天做好准备

对于任务大脑来说,整理的意义会比执行更加大,因为整理的目的是整理自己在执行时无暇顾及的信息,从而明确这些信息对应的行为以及行为属性,同时确认第二天的要做的事情 。所以,在整理这个环节包含了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清空 Inbox。第二个部分是明确第二天的事情。

清空 Inbox

这一步骤其实非常简单——填写 Inbox 中的信息转换成明确的可执行的动作,对应的动作的四项属性,为下一步做准备。我在 Actions Hooks 中加入了每天晚上10 点钟清空 Inbox 的行为钩子,每天定时提醒自己去做清空的动作。 整理前 整理后

明确第二天需要做的事情

清空 Inbox 之后,接下来就是确定第二天要做的事情。 这里我用到了两个自行设定的透视,Work&Study Next 和 Personal Next。这两个透视中分别显示了 Work& Study 和 Personal中所有项目中可用的第一个动作。也就是说,在这两个透视中所有列出来的事情都是我明天可以去做的事情。 而我只需要在这两个透视中选择自己觉得重要需要去做的即可,也就是给它们加上标记。 明天的工作事项有哪些,明天的个人事项有哪些,你需要在这个环节中进行全面思考,为明天做好详细的规划。动作选择的标准是: 紧急的事情是第一位, DDL 就在明后天的,必须勾选并执行; 重要的事情排第二位,即这件事对你来说意义重大,那么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勾选上这件事情; 如果以上两者都选不出来,就选择最靠前的动作。原因就是我在分类中解释到的,已经根据上下文排过重要性的顺序了。 而所有加了标记的事情,必须要以神圣的心态去对待。相当于今天的你为明天的自己立了好几个 Flag ,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化自己的执行意识。 很多人都会说,「这件事情我明天去做吧」,不幸的是明日复明日。我觉得一个原因可能是没有真的把这件事情放在心上,没有用很正式的态度去面对,因此,到了第二天也就不会去执行了。而一旦心态上有所转变,效果完全不一样。 当然,确定第二天做多少事情这个过程其实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自己逐渐摸清自己的能力范围。每天应该立多少 Flag 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能力,我一开始一天给自己立了10+ Flag,最后发现并没有时间完全执行下来,所以最后调整到了一天4到5个 Flag,发现自己能够驾驭得很好,于是我确定做明天什么事情的时候基本都不会再超过五件。 而这个过程中,动作的预估时间的重要性也凸显了出来。如果每个动作需要花费的时间都能精确定义,那我就能更加快速方便的去选择明天要做的事情,更加方便的预估时间。 # 回顾与前瞻:回到山顶 回顾与前瞻这个过程就是反思过去,展望未来。总结整理前些日子的事项,然后为未来半个月或者一个月做好规划。 检查的过程就是去 check「检查」这个透视。 这个过程中我第一个关注的是行为钩子,我必须确保我所有的行为钩子全部都已经被完成了。因为行为钩子是唤起行为的直接动作,如果没有看到这个钩子,我可能就想不起要去做什么对应的事情。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保证每天都去检查这些钩子。而这些钩子们的检查周期也是和他们的重复周期一致。 第二个关注则是实际的项目。在回顾的过程中你能一项一项的 Check 你的项目,勾掉一些没勾掉的完成事项,补充一些还没有细化的细节,从而帮助你快速回顾这一天或前几天的整个项目进程,同时去构思未来事情的发展方向。 第三个关注点则是 Someday 这个动作集合。因为 Someday 中记录了我未来想去做的很多很多想法,但是可能目前没有时间或者精力去完成。 因此我将 Someday 的项目检查时间设为半个月,这些动作每隔半个月会自动出现在检查中。我可以根据近期时间安排来判断是否开始做某些项目。如果觉得合适,我会通过将这个项目拖到Personal 或者 Work&Study 中,然后同时添加「细化分解项目」这样的一个动作,将其拆解成可以一步一步执行的小任务,帮助未来的自己能够快速有效的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又拿爬山作为比喻,回顾这个环节就相当于到达了山顶,然后我要去回顾整理这一段路是怎么走上来的,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去考虑接下来的几周我要去翻哪几座山,至于怎么去翻就是在整理环节考虑的,实践操作就是执行环节。 拿自身的一个偏极端的例子来描绘一下 OmniFocus 的强大。作为一个大学生,课程作业基本都是不可避免的。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是一学期五门课,每个老师布置作业的方式都不一样,内容不一样,同时提交方式,DDL 也都不一样。我就贴个一门让我印象深刻的课程作业的数量和要求。 在8周之内,这个老师布置了三个课题,我们做了七个实验,拍摄了 30 个视频,画了上百张草图,做了十几个油泥,最后汇聚成三个设计方案。作业的要求描述非常的复杂,上交方式还是链接,截止时间又非常紧急,同班的绝大部分同学光是听到作业描述都懵逼了。而这样的课,8 周以内有两门。另外四门相对轻松的课程,也是有不少作业和要求。你可以想象作业劈头盖脸布置下来之后,大家的心头有着千万头草泥马呼啸而过,这如何来处理?而我用 OmniFocus 却十分轻松的 Hold 住了。 因为 OmniFocus 本身可以作为一个大容器记录作业是什么,备注中可以添加作业要求,还能确定截止日期。除此之外,我又可以将一个作业分到很详细的步骤。比如说,我要做一个实验,我要去买材料,确定时间,拍摄记录,后期整理等等。我可以把这一个实验分解成到一个个非常简单的可以无脑执行的动作,从而很大程度上增强对作业或者 Project 的整体把控性。有了这样的经历,我才真正理解 OmniFocus 在任务大脑中扮演了多么重要的角色,没有它我想我的整个过程会显得非常吃力。 而当 DDL 密集地降临时,OmniFocus 的预测透视会显得非常的有用。预测非常直观显示了自己的日程安排和一周的 DDL 安排,从而更好地了解一周到底要熬多少次夜,该怎么规划生活。
# 总结 总而言之,运用 日历与 OmniFocus 之后,任务大脑真正变成一个全面接管你的工作生活的私人秘书,它以非常优雅的方式帮助你记忆、分析与执行。从而提升思维大脑的工作效率,帮助自己更好的进行时间管理和任务管理。 当然,介于自己叙述能力的限制,文章的篇幅并不能使我全面地呈现我对于 OmniFocus 的运用,还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小技巧与经验可能没有办法在这样的系统介绍的骨架中展现。 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可能会再写一篇关于我的设置、使用技巧的介绍,但是关于任务大脑的通篇介绍就到此为止了。 原文链接:

三个大脑2知识大脑

 
本文就和大家分享我的「知识大脑」的诞生。所谓的知识大脑,其实就是对知识进行管理,而我从 2013 年开始涉足这个领域,到如今也基本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大脑结构」。

哲学理念:博弈论中的奥曼定理

哲学是一切学科的源头,我认为知识管理也是如此。每个人在知识管理的上的哲学理念肯定会有或多或少的差异。而我在知识管理上的哲学理念来自博弈论的奥曼定理。 如果是两个理性而真诚的真理追求者争论问题,争论的结果必然是二人达成一致。换句话说如果争论不欢而散,那么必然有一方是虚伪的。 ——罗伯特 · 奥曼《不一致的达成》 扩展阅读:关于罗伯特 · 奥曼的论文《不一致的达成》怎样解读?· 知乎
可能很多人要懵了,这个定理和知识管理有什么关系?事实上,关系很大。因为这个定理换一个翻译的方法,表述就变成这样了: 如果两个人具有相同的先验知识且他们的后验知识是 “共同知识”,即使他们的后验知识一开始不同,也能够通过争论形成相同的后验知识。 出现了一堆知识的字眼,是不是马上就和知识管理有关系了?基于这个定理,衍化出了我管理知识的底层逻辑:对于一个理性人来说,只要给予相同的环境或者相同的知识,就可以推导出相同的认知结果。 所以我很少死记硬背知识,而是将「原材料」存放到我的知识系统中,待到需要取用的时候,根据这些「原材料」自然而然地推导出需要的知识。 同时,基于这条底层逻辑,我们能够推导出一个显而易见的结论:如果我可以将我所有的看到过、经历过的东西全部记录下来,那么就能够完整复现我的知识经验发展脉络。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能够重新看到自己曾经看到过的东西,就能够很自然地得到曾经得到过的结论,并链式地发展出现在的思想。但是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这个理论太过理想了。毕竟在正常情况下,我们看过的文字、图片、视频,如指缝间的流沙转瞬即逝,留不下什么痕迹,更别说还原所有的信息输入了。 所幸的是我们出生在这个信息时代,我们有足够稳定的手段去记录曾经看到过的信息。这也就为实现或使用上述结论带来了可行性。所谓的知识管理工具,就是类似这样的一些知识管理哲学理念的推动下而诞生的。 信息爆炸的迷思:为什么我们需要知识大脑 有很多人说,现在搜索引擎这么发达,干嘛还要做知识管理?是的,我们现在说知识爆炸,各个渠道的各种信息纷至沓来,微信公众号推文、抖音短视频、知乎各种热推回答…… 似乎我们每天都有看不完的东西。但是往往一旦工作中要触及到某个领域的东西,却发现自己啥也查不到,找不到,根本无从下手或难以找到方向。而有的时候看到过的资料再也找不到了。 在我看来,与其叫这种现状为「知识爆炸」,我更愿意称为「信息粉尘」。 什么是信息?什么是知识? 知识跟信息有什么区别呢?引用维基百科的定义: 知识是对某个主题确信的认识,并且这些认识拥有潜在的能力为特定目的而使用。 ——维基百科 信息是反映(映射)事件的内容。事件包括判断事件、动作事件等对所有运动的描述。 ——维基百科 也就是说,知识具有直接应用到某些领域的潜力,往往具有应用价值,而信息只是一些描述,有可能有价值,也有可能没有价值,其关系大致如下图。 信息 知识 如果打个比方,把信息比作是碳元素的话,那么知识应该就是钻石。将信息提炼为知识的过程就如同碳变成钻石一样,往往困难重重。 了解了知识和信息的区别,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我们需要打造自己的知识大脑,形成自己的一套知识管理体系,有两大原因:我称为知识结晶与记忆 **收敛。** 知识结晶 互联网的记忆是十分短暂的,举个例子,我曾经在 2013 年初的时候在 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知识想推荐给年轻人?这个问题下看到采铜老师的一个回答,这个回答深刻的影响了我的人生(~ 从此走上巅峰之路~)。 可以说,这篇回答的内容为我带来了非常重要的一些知识,甚至影响了我的整个思维方式,这个回答的很多评论也说自己受益匪浅。 这一类信息源中一定包含了某个领域的知识,任何人都能够很容易地从知识晶体中快速抽取这些知识进行应用,我将这一类的信息源称为知识晶体。 我把从信息中获取 / 抽取 / 提炼知识晶体的过程,称为知识结晶。 所以说,打造我们的知识大脑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能够有效地去存储这些知识晶体,在需要的时候能够被快速调用。 既然我们已经知道知识结晶已经非常困难了,所以来之不易的知识晶体,我们怎么能够不保存呢?如果你想要再回过头去上面提到的看原始链接,目前已经找不到了。如果我当时没有把这个链接的内容保存下来,有很大概率这些内容就会丢失了。因此试图依赖互联网来保存这些知识晶体的决定,都是不太明智的。
记忆收敛
何为「记忆 **收敛 **」**?** 所谓的记忆收敛,就是将外界纷繁复杂的信息、知识,通过某种手段将它们的记忆成本降到最低,而到需要使用的时候,再利用相应的手段无损地还原出来,高效地去使用。这个过程有点类似计算机领域里面信息的无损压缩和解压。 知识晶体可以保证知识信息的存储,但是如何将存储的成本降到最低?为了达成这一目的,我从心理学中借用了一些理论。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心理学家把记忆分为两类:短时记忆(STM)和长时记忆(LTM),在知识领域有价值的是长时记忆。因为长时记忆储存的是过去的信息。虽然长时记忆的容量非常大,但是我们将知识存储进长时记忆中的成本往往很高。进入长时记忆的信息一般有三种类型:
● 任意性信息。 这一类信息本身没有什么意义,与其他已知信息也无特殊关系,记忆难度最大。
● 相关联的信息。 这一类信息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或与其他已知信息相关联,记忆难度适中。
● 可被理解的信息。 这一类信息的进入可以通过解释过程演绎而来,记忆难度最小。 所以进入长时记忆的成本,可被理解的信息 < 相关联的信息 < 任意性信息。 那这一点对我们进行知识管理有什么用呢?很显然,我们去存储的知识应该尽可能是「可被理解」的,而不是「死记硬背」的。这就延伸到了下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应该如何去记忆知识?
「脑内知识」**与「外界知识」**
在《设计心理学》一书中,诺曼提到,人的知识和记忆往往是不精确的: 人们们往往回忆不出九宫格键盘的每个数字键上都有什么字母。很多专业打字员在不看键盘的情况下,根本排列不出正确的键位图。 然而,大家都知道如何使用九宫格键盘,而打字员打起字来也又快又准。 于是他提出了「脑内知识」与「外界知识」的概念,并用其解释操作的精确性与头脑中知识的不准确性之间的明显差异。 准确操作所需要的知识并没有完全储存在头脑中,而是有一部分在头脑中,有一部分来自外部世界的提示,还有一部分存在于外界限制因素之中。用户头脑中的知识虽然不精确,但却知道如何进行精确操作:
● 信息储存于外部世界。 我们所需要的绝大多数信息都储存于外部世界。储存在记忆中的信息与外界信息相结合,形响着我们的行为;
● 无须具备高度精确的知识。 知识的精确性和完整性并不是正确行为的必要条件,如果所拥有的知识能够使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就足够了;
● 存在自然限制条件。 外部世界对人的行为有限制作用。物品的特性限定了操作方法,例如:零件有一定的组装顺序以及物品能否被移动或远输。每件物品都有自身的物理特征,诸如凸起、凹陷、螺纹、带插件等,从而限制了它与其他物品的关系和可能的使用方法。
● 存在文化上的限制条件。 自然限制条件之外还存在众多从社会中逐渐演变而来的、用于规范人类行为的惯例。要想明白这些文化愤例,必须经历一个学习过程,一经学会,便可用于广泛的领域。 「外界知识」和「脑内知识」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同等重要。一般来说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我们从「外界知识」中获益,就意味着要放弃「脑内知识」的某些好处。
● 「外界知识」具有自我提醒的功能,它能帮助我们回忆起容易遗忘的内容。外界知识学起来比较容易,但往往用起来很难。它是否好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它是否在物质世界持续存在,因为环境一旦变化,「外界知识」往往就会随之改变。(比如搜索引擎在不同时间,返回了结果不同,可能就会无法再次利用「外界知识」)
● 「脑内知识」具有高效性,它无须对外部环境进行查找和解释。可是如果想利用「脑内知识」,我们必须先通过学习,才能将其储存在头脑中,这就需要付出相当多的努力。 上述概念为我们去梳理知识大脑的架构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指导。在上一小节提到的知识晶体,就是「外界知识」的一类子级。 我制作了一张表,来对三者的一些特性进行对比:特性 外界知识 知识晶体 脑内知识可提取性 可以看到或听到 可以看到或听到 不易提取,需要在记忆中搜索或提醒学习 往往不需要学习,以解释替代学习。解释的难易度取决于自然匹配和限制因素的使用度 往往容易理解 需要学习,有时甚至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使用效率 需要有一个寻找和解释的过程,比较缓慢 高 非常高持久性 可以很久,也可能很短暂 可以很久 容易遗忘美观性 可能不太美观,若信息量过大,可能会有些凌乱。 不存在美观问题可传播性 容易传播 容易传播 不能传播或传播困难 可以看到,「外界知识」除了在使用效率上不如「脑内知识」,其他绝大部分环节都优于「脑内知识」,但是在持久性上也并不是非常稳定。而「知识晶体」通过对信息结晶化处理,可以实现高效的使用和长久的保存。
「记忆钩 **子」** 我们已经看到「外界知识」具有很高的价值。但它也有不足之处。它只存在于特定的情景之中你必须置身其中才能获得这种知识。如果你在别处,或是外界发生了変化,这种知识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外界所提供的辅助记忆的关键信息一旦不存在,记忆材料就很难在头脑中储存。而这种记忆我们称为「外在记忆」 「外界知识」最重要、最有趣的一个功能就是提醒,我称之「记忆钩子」。 它清楚地显示出「脑内知识」和「外界知识」的交互作用。
假如你的居请你帮忙把他们送到机场,你同意下周六下午三点半去接他们。这一信息现在是储存在你的头脑中了,但是到那时你还会记得吗?你需要被提醒。如果这不是一件重要的事,需要过几天オ去做,你平时又很忙,那你最好把记忆的负担从头脑中转移一部分到外部世界。你可以把这件事记在字条上,或是写在日历、记事本上。
关于这部分内容,已经略有涉及到三个大脑的任务大脑。如果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移步:三个大脑系列(一):时间管理的「任务大脑」 提醒本身有两个不同的层面:信号和信息。 也就是说要提醒自己两点:第一,有件事要记住;第二,这件事是什么。 许多常用的备忘方法只注意到其中的一个方西。像 “在手指上系根缄绳” 这类的老办法仅仅提醒我有件事情要记住,但没有告诉我要记住什么把事情写在纸条上,也只是提醒我要做什么事,但我很可能会忘记看纸条。理想的提醒方法必须具各信号和信息这两个层面。 通过「长时记忆」、「外界知识」和「记忆钩子」的理论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好的知识大脑的架构,应该具有三点特性:
1. 应该尽可能地去「理解」需要记忆的知识,解释、演绎的方式去存储知识耗费的成本最低。
2. 应该尽可能多的将知识变成「外界知识」,即「知识晶体」,减少「脑内知识」的存储,只应该存储「记忆钩子」和必要的「脑内知识」。
3. 应该尽可能地去降低知识大脑从「脑内知识」到「外界知识」的调用 **成本,即减少「记忆钩子」的记忆成本 **。 前段时间发生了一个很有趣也很典型的例子。 我在和别人讨论思维相关的问题时,我想到了一篇看过的思维习惯相关的资料(原文地址)。我高度认同这篇回答的内容,也是我自身经历体验的一个抽象归纳和总结,对我来着,这篇文章就是一颗高质量的知识晶体。于是我将其直接保存了。
但是时隔很久,我当时并不记得回答的题目或者文章标题、标签或者别的,我只记得一个数字是「七层」。所以在语雀上用「七层」进行了搜索,显示结果如下:
语雀 Q 七层 反馈 发现 空间 工作台 帮助 文档 找到 3 篇文档 知识库 瓦榜纸箱生产实用技术 根福意品包装的需求, 瓦练板可以加工成单面瓦提纸板, 三层瓦携纸板, 五层, 七层十一层等瓦棵纸板 画板 图一, 图二, 图三), 单面瓦楞纸板一设用作商品包装的... 讨论 空谷 / 平面设计知识库 0 附件 产品包装设计选择 (瓦楞纸包装材料奖选择) 的知识了解设计礼记 根驾结构分类: 单面瓦捞纸板, 双面瓦纸板巨层单互榜红板, 双芯双面互精红板五层双瓦榜纸板, 三双 面瓦纸板 (七层三瓦携纸板): 根据用途分类: 外包装瓦携... 空谷 / 平面设计加识库 决定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因素 比购说, 同样解决一邀道慧理一个难的擦念, 要过至少 t 层看的. 一于是一个经过高度迎强训 练的人, 可能前三层逻辑早已烂热于心, 第四五层遇辑又在...
空谷 / 知识告理知识库
然后我就把链接直接甩给讨论的小伙伴,继续交流观点。 分析一下这份资料的处理环节: 1. 理解记忆: 由于足够认同,我现在在思维习惯这个领域的思想就是这篇回答的思想,因此这一环节完全满足;2. 知识晶体: 最初是通过印象笔记 · 剪藏在印象笔记中,后全盘导入到了语雀知识库,进行知识晶体的存储;3. 记忆钩子 **:** 我并没有给这篇文章打标签或者别的什么,只是对七层这个信息有点印象,然后就快速地找到这篇文章,这个记忆钩子的记忆成本几乎为零。 通过这一部分的描述,我相信大家对记忆收敛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通过有效的记忆组织方式和相关工具配合,我可以将一篇将近万字的文章以一个词语的方式进行压缩记忆。而在 “解压” 调用时花费的时间不超过一分钟。 这就是一个好的知识大脑能够发挥出来的价值。
知识大脑的成长路径
我想用一个比喻来总结知识大脑的成长路径:我们在现有互联网上形成知识大脑的过程,就是沙漠里的一棵胡杨树在寻找水源。你能在表面看到大量的沙子,但是它们对你无用。而知识晶体就像是水源,对你来说至关重要,但是它们不存在沙漠表面,也非常难以获得。 知识结晶就像是树根不断地往地下挖土,寻找水源的过程。你当然可以轻松在表面找到大量沙子,但是它们对你的成长几乎无用。「百度一下」能找到浅显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对增加你的经验和知识往往没有帮助。
寻找水源的这个过程非常困难,也非常艰辛。但是一旦找到一滴水(一句关键的话、一条关键信息源),你就有可能快速定位到一片水源(知识晶体)。而这片水源可能还连接到另一片水源,把你整个的水源全部串联在一起(知识晶体之间的互相验证、串联)。平时生长时可能用不到这些水源,但是可能就在枯水期,你就可以快速地找到这些水源解决水源问题(复用知识晶体)。 随着你对沙漠地下的挖掘越深入,你就越能发现好的水源,树根遍布整个沙漠地下,你的生长也会更加迅猛快速,甚至比那些在绿洲中的树木还要健壮与强大。 知识管理工具简史:我的知识管理七年复盘 我的知识管理大约是从 2013 年开始的,到如今已经经历了 4 个阶段。
第一阶段:混沌初开。 这一阶段,我的知识管理毫无体系,看到什么东西都一股脑儿放进 evernote(那个时候还不叫印象笔记);
第二阶段:初具规模,习得写作真谛。 这个阶段我已经沉淀了几百到上千篇资料,在管理工具上试用过 OneNote,以及 Bear(熊掌记)、Ulysses、IA Writter、MWeb、Typora 等各种 Markdown 笔记软件,最终放弃了绝大多数。
第三个阶段,反思重构。 重新反思笔记、知识的价值与意义,最终再收拢到回印象笔记与幕布。
第四个阶段:趋于成熟。 现在处于我的知识管理第四阶段,我由衷地希望我的知识管理工具的终点会是语雀。
Evernote 入门
最早开始使用 Evernote ,那个时候甚至称不上是知识管理,可以说看到什么不错的资料都会用 evernote 进行收集。但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开始养成了使用「剪藏」的习惯。这对未来我形成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奠定了不可磨灭的基础。 你有什么相见恨晚的知识想推荐 不安全 evernote.com/Home.action?geFcYneyHiMUD 笔记本 想积累 查找笔记本 有什么 blender 厚 10 条笔记 有什么相勇 Evernote 使用术 muhongwei 卖了 (无力拖 本会改变了自 IT 相关 我想到如果能 12 条笔记 中总有一些知 尔有没有那些 ScannerPro 到了采铜老师 1 条笔记 手轻人不应该 有可能的话, 12 条笔记 思想积累 5 个回答 18 条笔记 句题我必须答 技巧与经验积累 门评价一个事 52 条笔记 印, 情感, 物 杂七杂八 寺续地较久较 32 条笔记 个维度正交以 生活知识 高收益值, chenghaibo24 高收益值, 低收益值, 电脑技巧 回复一封友) chenghaibo24 低收益值, 私人趣味 我们反男自省 半衰期事件, hushlight 但是随着我的笔记数量不断增多,我逐渐发现印象笔记不太能够满足我的需求了:
● 无法安排超过 2 个层级的笔记本,这对于领域知识的分门别类来说非常不友好。
● 书写能力很糟糕。作为一个笔记软件,印象笔记写东西的能力在当时实在是太差了。
● Mac、Win 、手机端的使用体验差。一个笔记软件的使用体验会很大程度影响打开它的倾向,而印象笔记的客户端体验真的很不好,没有让人想要打开的欲望。 再加上当时自己的主观原因,没有形成好的知识管理系统,虽然用印象笔记记下来的笔记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它整个就如同一个垃圾场一般,我很少会打开来重新查找。 OneNote 大约在 2016 年的时候,我下定决心将整个 evernote 的笔记全部迁移到 OneNote 里。契机是这篇文章:INK 笔记法——如何构建自己的笔记系统? - 知乎 这篇文章提到的笔记原则,一上来就完完全全地命中了我。
● 一切以「用」为主。记笔记是为了用,不用的笔记没有价值。
● 以「主题」为核心。「主题」即「项目」,也就是「笔记可能的用途」。记笔记的目的,在于支撑主题,一切流程都是为主题服务。
● 建立习惯,定期回顾、整理、应用和归档。 反思一下 2013-2015 年这三年的知识管理和笔记使用的情况,我发现我剪藏文章的目标是不清晰的。这也就是导致我的知识库中东西越来越多越来越乱,却大多数时候都派不上用场的最大原因。 至于 OneNote,选择它的原因有两点,第一点是那个答主用的就是 OneNote,既然这个答主成功命中了我,我觉得我可以相信一下他的选择。第二点是 OneNote 支持一个自由摆放的笔记区域,让我当时挺心水,特别想试试看。
成长与思维 OneDrive 文档 OneNote 带助 文件 视回 绘图 播入 在应用中打开 开始 告诉我你想要敏什么 三~ 三土杆 BIU 样式 微软光黑 标记 0 成长与思维 URLSchemes 使用详解 URLSchemes 使用详解 INBOX 2017 年 1 月 11 日星期三 03:01 人情世故 如何辉决 OneDrive 同步这... proxifier 注册码以及配合 sh... JailbreakHum 少教灌梓约作者 用原生 ios 的人分两种, 懂 URLSchees 的和不懂的. 前者是[魔法师], 后者是[麻瓜. URLSChemes 应用在 iOS 上已经久了. 对于使用者来说, 在沙拿机制下的 OS 中, 如想做 到一定程度上的自动化就不可遵免地变用到 uRLScheme, 但因为 URLSChemes 的使用方式 不懒传统 iOS 使用者接触到的图形界面那样可以观地点来点去, 造成了对它有兴的人 (其 是对英文有恐惧的人) 一定程度上理解的困难. 而且大多数目前正在使用 URLSchemes 的人并不具备自己编写符合自己使用情坞的 URL schemes 的能力, 于是他们更多的是跑到客种交网站上去[求帮助), 所以当我们在搜素 URLSChemes 相关词条的时候, 我们会看到那些社交网站上的人们分享出来的 URLSChemes 列表, 新人们对此获至宝, 仿保列表以外再无 URLSChemes, 在列表中急切地搜索自己想雯 的应用, 如果没有就一脸失望, 如果有了就饱悦地复制粘贴. 实际上那些列表中的 URLSChemes 你都可以自己找到, 那些你在用别人没在用的应用的 URL Schemes 也同样可以找到. 更重要的是你要有能力通过 URLSchemes 为自己打造满足自己需求 的自动化损作. 我希望通过这德对 URLSChemes 的使用方式详细说明的文章, 来解除想使用 URLSchemes 朋友对它的疑感, 比如这些问题: 什么是 URLSchemes 啊? URLSChemes 怎么用呵? 从哪找我想用的应用的 URLSchemes 啊?] [国内的 xx 软件支持不支持 URLScheme 啊? 都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 文章目录 (想看使用部分的可以直接跳转到基本 URLSchemes): 注: 文中会提到使用 aunchcenfepoDraris 等应用的阴子, 它们是同类应用中的最好选 择, 而支持 URLSchemes 是促成它们如此地位的不可忽视的原因, 如果想深入了解 URL schemes, 这些应用怕是必不可少的, 你可以在 ppshopper 这样的网站其以往价格, 以便在他觉得价格合适的时候入手这些应用. 简介苹果的沙盒机制 于是,我当时大约使用了整整两个礼拜,才把自己印象笔记中的所有笔记全部迁移到了 OneNote 上。但是好景不长,受限于 OneNote 的剪藏能力太差,以及 OneNote 在桌面端的体验比印象笔记还要不如的情况,在一年后,我终于忍无可忍地抛弃了 OneNote,又一次把 OneNote 上的笔记全部迁移回了印象笔记。(为什么迁移回印象笔记,再往后看就知道了) Markdown 阶段 这个阶段大致是 2017 年初到年中的时候,这个阶段中我学会并掌握了 Markdown 这种写作语言,并尝试了市面上几乎所有的 Markdown 写作工具(包括但不限于 Ulyssis、Bear、MWeb、MarkEditor、Typora、马克飞象,这几个软件我几乎全部都买过),并放弃了绝大部分。而这一阶段我最大的收获是掌握 **了最高效最优雅的写作方式 **。(还有一篇相应的 Markdown 知识晶体在下面⬇️) [ 基于 Markdown 的文本工作流与写作哲学 肉体不是认知的外在,而是认知的本身;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而是思想本身;文体不是文章外衣,而是文章本身。同样,工具不是思想的外在,而是思想本身。 人们从来喜欢高估自己的意志力,却总是低估工具或环境对心智模式的影响。对我个人而言,我有非常多的信息发布平台,微信公众号、个人博客、知乎等等。每个地方...
空谷札记 ](https://www.yuque.com/arvinxx/note/mdk2bd) 虽然掌握了 Markdown 这种高级的书写语言,但是如果想利用市面上的 Markdown 写作工具作为知识库管理工具,可以说并不如意。 主要表现在: ● 大部分工具无法像印象笔记一样有剪藏的功能● 对笔记的导入导出能力有限,如果发现了更好的管理平台,无法迁移资料(这方面 Bear 、Ulyssis 就是个大坑!)● 以管理 Markdown 为主,没有能力支持更多的格式 当时理想的基于 markdown 来管理知识库的设想就基本告吹了。 幕布 了解幕布是 17 年的时候了,当时看到幕布之后眼前一亮,立马开始使用这个产品。幕布的特色在于笔记以节点呈现,节点可以无限延伸,且可以收缩、扩展和下钻。 用户研究概述 用研流程 用户研究方法 用户画像 Persona 调研结果呈现方法 产品定义 用研示范 注意事项址 checklist 待归类 参考资料 链接整理 大纲化的对于梳理领域级别的知识非常方便,而且幕布的一个创新点在于,可以直接将大纲转换成思维导图,这个功能非常灵活。 ! 凯板达 深您味 - 区餐子炸请等货中 6 又一日 4 茶 买 1 妮 02004L06 元 917718VA 市户山紫香杯元日米 : 一日通青为司 TLRG 2 节 1 坛 迎梦迎让长村日连酒开送构号 出小年一主门钟 5 味连 一 4 六司 *Hw5Kl74080 品定究 用户研究知识休系 浙鼎元欢询一[坐: 之加注幻不 通过这种组织形式,我们既可以从宏观的层面(思维导图)进行统筹,也可以从微观上(文档节点)查看细节知识。这就实现了一个领域完全由一份知识体系、一棵知识树覆盖,能够让人对整个领域具有即好的操纵感。 从我对知识大脑的架构来看,幕布这种形态其实是非常契合的。
新建 标星文件 我的文档 最近编辑 标星文件 交互设计知识体系统 视觉设计体系 用户研究知识体系 前端知识图谱 回收站 我用幕布整理了好一些专业领域的知识体系 每一个节点本质上就是颗知识晶体,然后知识晶体与知识晶体根据主题进行有序的规划与领域划分,既可以通折叠的方式忽略掉干扰项,也可以通过下钻的方式获取知识晶体的信息。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个我自己的用户研究知识体系,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好好翻阅一下,你就能够感受到,这种无线层级的大纲模式是多么的利于知识体系的梳理了。 [ loading... https://share.mubu.com/doc/9259gqz6D ](https://share.mubu.com/doc/9259gqz6D) 但是! 但是! 但是!幕布存在的最大问题,大概就是团队的不思进取了。 从 17 年到现在已经三年了,光是最基础的 Markdown 都没加上,更别说去支持更多的文档格式、内容形式等等了。 经过发现幕布的兴奋,到多次反馈产品意见无果后逐渐降低预期,我也差不多感受到了幕布的团队产品能力的上限(或者说他们本来的侧重点就不在打磨产品)。但是看看人家隔壁~ 臃肿~ 的印象笔记,都已经开始支持大纲编辑和超级区块了,幕布再这样不思进取估计迟早药丸。 也是鉴于这个原因,我从去年(2019 年)开始就逐渐在减少幕布的使用频率,准备转移到其他平台去。 印象笔记 其实在经过 Markdown 的折腾阶段后,我在 2018 年又重新把主要的知识系统转移回了印象笔记。原因很简单:市面上真的没有其他收藏能力能打的笔记工具了!收藏,或者说信息输入,是知识管理系统最基础的环节。而市面上好用的 Markdown 软件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的剪藏工具。矮子里面拔将军,还是凑合着用吧。 而在某个偶然的时候,我在得到上学习了一个知识管理系统的课程,对我更好地组织知识系统,使用印象笔记提供了一些经验指导。这个知识管理的课程也非常推荐感兴趣的小伙伴学习。(虽然我有全文剪下来,但是毕竟是别人的知识成果,直接分享不太厚道,就不贴出来了)传送门 ➡️ 知识管理训练营 | 2 期 所以在 2018-2019 年间,我的知识管理其实出现了一个充满裂痕但又没碎的状态:即我同时使用印象笔记和幕布来进行知识管理。而我平时去写 Markdown 的时候又是使用 Typora。所有信息的流通全部依仗着我脑内的短时记忆进行中介转移。而如果要进行知识梳理,就得花不少时间从印象笔记中整理出来到幕布中。 这个状态一直维持了一年多的主要原因,是我因为平时事情变多了,大部分时候都在忙学业、忙项目,就没有多少时间去看一些输入了。 语雀 其实我应该算是语雀的骨灰级用户了。早在 2 年前的就成为了邀请注册用户。 语雀 详细信息 收件人: 10657509112940917822 aQO 106901047451782264 与 10657509112940917822 进行 SMS 通信 1 个匹配 2018/1/9 下午 12:16 [语雀]你正在注册语雀, 验证 码: 9006,15 分钟内有效. 1069007014041782264 1 个匹配 10690400665866329798 1 个匹配 10690153410311782264 1 个匹配 10657509112940917822 1 个匹配 文本信息 不过当时只是认为语雀可能是一个类似 gitbook 的平台,就没有再多想。第一份在语雀上记录的知识库是下面这个: [ 《设计思维中的「抗解问题」》· 中译版 本文翻译自 Richard Buchanan 的《Wicked Problems in Design Thinking》。该篇文章在设计理论学界中应该占据有非常高的地位。但是国内似乎对于这份文献的资料的讨论非常少。因此抱着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对该文进行翻译。因译者本身水平也有限,因此如有翻译错误之处,希望能够指出,共同交流。 空谷 ](https://www.yuque.com/arvinxx/wicked-problem) 发在语雀上完全是因为 gitbook 不太好用,很多人无法访问,所以想放语雀上试试。(而且语雀颜值也挺高)。然后,我的语雀就吃灰了。🤣 我的知识大脑:为什么是语雀? 但是在最后,为什么我会将自己的知识大脑交给语雀呢?原因有四点: 吊打一切的 Markdown 编辑器 语雀作为 WYSIWYG(所见即所得)一类的编辑器,其书写体验应该是完完全全碾压其他所有同类编辑器的。 如果是在语雀上看到这篇文章,想必你已经能够感受到语雀支持的数据类型和展示的状态。得益于受 SlateJS 启发的块式数据结构,使得语雀编辑器具有了极为强大的扩展能力。 我曾经记得某一段时间语雀频繁地支持了一堆格式,使得现在图片、视频、PPT、XMind、B 站视频、CodePen 等等各种类型的内容均可以插入。然后等到后来打开语雀的插入面板,我是完完全全被惊呆了的,这完全领先其他软件几个段位! 当然,一些在高效操作上的优化(例如快捷键支持等),可以语雀仍然略有不足,但是综合实力绝对一等一。 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决定我的的核心写作工具就是语雀了。 吊打剪藏的语雀剪藏 其实光是编辑器好用也撑不起知识大脑的概念。但是决定我全量迁入语雀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语雀的三方插件 Web Cliper 能够直接剪藏出 Markdown 的语法结构!因为各级语法结构意味着更加细粒度拆分的可能性。也意味着未来更加灵活的操作可能性。 有了语雀剪藏,我才真正下定决心将我的知识库全量迁移到语雀上。 空谷 lnbox 空谷礼记 空谷 空谷的图书馆 空谷 空谷 体验设计知识库 (设计思维与创业设计 8 空谷 Unity 知识库 空谷 人工智能 x 人机交互 空谷 产品设计渲染经验集 空谷 空谷 设计思维中的抗解问题.... 科学上网 空谷 空谷 阁酒馆 用户研究知识库 空谷 工业设计知识库 空谷 平面设计知识库 空谷 (目前已经迁移的一部分知识库,大概还有十几个知识库有待迁移) 灵活的知识层级与展示形式 语雀支持无限层级的目录结构,这对于领域知识的管理可以算是比较方便了(虽然我个人觉得比不上幕布)。 同时语雀不同的知识库类型,也提供了多种记录知识和展示知识的样式。 比如我这篇文章所在的知识库就是一个专栏:空谷札记 空谷礼记 大音希声 三个大脑系列 (一): 时间管理的任务大脑 这是一篇 2017 年初写成的文章, 首发于少数派, 如今重新发出来做个 记录. 人要有三个头脑, 天生的一个头, 从书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从生活 中得来的一个头脑. 一莎士比亚进入大学已经差不多三年了, 学习生 活也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习惯, 窃以是比较合理高效的生活学习方 式, 故打算写一个系列文章出来和大家分... 空谷. 07-2616:48.26 阅读. 7 颗稻谷 DSL 与界面设计杂谈 最近在开发 sketch 插件和设计工程时, 频繁接触了设计工具对象层. 结 合之前对 DSL 的理解, 有了一些浅见. 设计工程化实践 c2D 探索 C2D (CodeToDesign) 比较知名的实践有 react-sketchappm sketchapp, 通过在前端写 react-nat... 空谷. 07-1114:364680 读. 28 颗播谷 基于 Markdown 的文本工作流与写作哲学 肉体不是认知的外在, 而是认知的本身: 语言不是思想的外衣, 而是思 想本身: 文体不是文草外衣, 而是文草本身. 同样, 工具不是思想的外 在, 而是思想本身. 人们从来喜欢高估自己的意志力, 却总是低估工具 或环境对心智模式的影响. 对我个人而言, 我有非常多的信息发布平 台, 微信公众号, 个人博客, 知乎等等. 每个地方... 而这个就是一个知识库:《设计思维中的「抗解问题」》· 中译版 设计思维中的抗解问题. 中译版 本文勘译自 RdhardBuchannwckedProblem 在设计理学界中应该 据有非常高的地位. 但是国内似平对于这份文献的资料的过论非常少. 因此抱看学习和研究的目的对该文进行 译. 因译者本身水平也有限, 因此如有翻译错误之处, 希望能够指出, 共同交流. 导读 docs-readme 全文翻译 docs-article 设计思维中的抗解问题 章节详解 docs-1-introduction lntroduction / 简介: 设计与博雅学科 DesignandlntentionalOperations / 设计与 docs-2-design-and-intentional-operation TheDoctrineofPlacements 定位理论 docs-3-the-doctrine-of-ptacements docs-4-the-wicked-problems-theory-of-design ThewickedProblemsTheoryofDesign docs-5-design-and-technology DesignandTechnology 设计与技术 docs-glossary 术语表 甚至我使用了一个个人团队来存放一个知识域的知识晶体: 设计工程化 收包 设 发掘设计的最大潜力 By 空谷 首页 成员 知识库 自研插件集 快捷入口 Pan Microwave HelloMicrowave 平底锅才是王者 叮~ 你的设计已出炉~ 最近发布的文档 复制网页组件为 Sketch 组件 07-2022:22 2020-07-22v0.2.4 07-2313:56 2020-07-22v0.2.3 200720v0.1.7 07-2018:47 07-2309:43 200727svg 定位错误分析 2020-07-16v0.2.1 200720v0.1.6 空谷发布于昨天 14:28 07-2018:46 07-2309:43 200725 多层 SVG 路径解析方法 Venus 设计工具 空谷发布于昨天 13:33 CanvaskitAPI 文档 不是前言的前言: 你是个设计师, 有必要... 空谷发布于 07-2503:31 文档: 4 关注: 1 必先利其器: IDE 配钙与高效使用 空谷发布于 07-2503:29 sketch 插件 三, 不能怕失败: 学会理解报错 Sketch 插件开发 Sketch 插件博物馆 空谷发布于 07-2503:09 给 sketch 插上东续的扭粉 你想要的捷件应有尽有 文档: 37 关注: 1 文档: 175 关注: 1 Sketch SketchOneOnOne 贴心的 Sketch1 对 1 教程 文档: 4 关注: 1 设计工程师 写给, 设计师的开发指南 DesignX Coding 三 这是其他知识管理的软件所不具备的能力。 相信产品团队 如果你有顺着脉络去研究产品背后团队,你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相信人的成本会远远比相信某个产品的成本要来的低。 就像曾经我觉得只要乔纳森在苹果公司一天,我就能够放心大胆地继续用苹果的设备一天一样。 而语雀背后的团队来自蚂蚁集团 · 体验技术部,那个打造了行业知名的 antd 前端组件库的团队。只要体验技术部的一把手 @玉伯 (yubo)还在,语雀的负责人 @苏千 (fengmk2)还在,语雀的根基就不会变。我相信有着这么一群热爱知识、热爱产品的人,假以时日,语雀一定会成为知识管理领域里的一颗璀璨明珠。 抱着这样的期许的时候,往往只需静待花开。 不得不说的吐槽和期待 虽说是静待花开,但是还是有很期待语雀能够做大做强,尤其是几个核心痛点问题真的有必要解决下…… 目录功能优化 说真的,目前的目录真的太难用了!!!!**太难用了!!!!太难用了!!!!由于现在的目录无法批量操作,效率低到爆炸 **。 我的大前端知识库 目前有 200 条左右的记录,印象笔记的相关领域还有将近 50 条记录。直接导入的笔记会以如下方式显示。由于没有批量操作的能力,这十来条笔记想编个组,就要手动操作十几次。要是要拖到上面的其他目录里面,更是无比艰辛。 其他 末在目录中文档 [详 Nodej8:utiLpromisiy 个人文 SgMentFault 思否 07-2512:36 拽本标之 逆向的莉话节习思路 07-2512:36 从 O 开治发布一个无依就, 质.. 07-2512:36 款标驱动集式值助 react 的突锅群室 科千峰天 1838 React 组内开发规范 07-2517:36 07-2512:3G WhyReact? 07-2512:36 前瑞毒相进 (): 在 chromo 开发背工旦中双票与数调用, 作用域货与闭包 - PH Css 代旁规范工具 stylelint - 拥金 07-2512:36 前诺率进阶 (五) 07-2517:36 二艺创度 107-18c0928 07-2512:30 前凉进阶 (三): 执行上下文详细图 07-2512:36 型艺启旺 J07-180020 07-2512:36 圳诺型远阶 (一): 内存空间详阳团解 - PHP 中文网 07-1800:20 oloctron 枸打包品 22asli/log Electron 客户场景化变钉升题方实钱 - 知乎 07-1800:20 Eloctron 实现在线 (全品) 更新与莲坑 - 知乎 061017:34 Electron 实践笔记 - 拆金 02-2903.29 学途 Electron 自定义菜学 - 知乎 02-1500:.26 我真的是想不明白,上一版本的目录明显好用太多,层级 我现在还有十几个知识库没转移到语雀上,最大的障碍就是这个目录。 编辑器 API 开放 我觉得语雀最能打动人的一点就是它的编辑器,所以非常期待有一天能够将编辑器的开发 API 开放出来,让社区去探索编辑器的可能性,我觉得这才是编辑器的未来。 就像我曾经基于 SlateJS 做过一个翻译编辑器的 demo。这样的一个能力单独做一个编辑器,完全不如以插件的形式出现在语雀编辑器中。 至于 notion、Roam Research 这些最近大火的软件,对于语雀这种类 Slate 架构的编辑器,其实完全可以实现(每一个都是 block 嘛),官方团队可以有自己的考量不做,但是完全可以开放 API 出来供社区去实现。 知识归纳、展现形式定义 在我看来,目前以目录、文档和思维图的形式去作为知识的归纳、展现形式还可能略显平庸。 ● 从创建知识的角度看,最合适的知识粒度是文章或者卡片。● 从整理的角度看,幕布这种树状结构适合知识的梳理和归纳,可以快速高效地帮助我们去进行知识体系的搭 - 建。● 从知识应用的角度看, Roam Research 这种双向链,以图的形式承载知识的交互关系,更适合知识的应用。 因此,知识在不同的场景下其实需要不同的形式进行展现和处理,才能最好地符合这个场景的诉求。 举个简单的例子,同样是记录大纲信息,使用思维导图明显会比用文本来的高效清晰。但是如果是展示化(汇报、演示等)的场景,这种全量展开的思维导图就很难看。 用户研究知识体系 - 品布 *667 55E990W 品别*5*r SXA 州户计宁知美牛养 皮中 8557842 号 9 可能相对比较好的一种形式是下面这样的星球图。 笔记本知识体系. opml 养生一 W 而在想要去「查」知识的时候,思维导图就会很低效,更高效的方式是以文本的方式进行查看。 用户研究知识体系 - 幕布 中它 搜家 用户研究知识体系 用户研究方法 定性研究 定性的锈只方法主要的状与在于了您用户行为背后的过机, 情, 场底, 得的结论地比效观, 比较可以了到的本 家用的定性的田界方法与工月有很多, 比如有复暮法, 日记法, 电话边, 可用佳期试, 产与的的同, 所用的方法 也不同 定量研究 **问卷法** 问客法在用研工作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 做好一份标准化, 定量化, 高的问对于用来说帮助非常大 " 可用性测试: 想知道可用测试是什么可用性测试的目的作用适用的场景 7 测试所需的人数? "眼动飞脑电研究": 将眼动仪和脑电设备联机同步, 可以知道用户是如何看的, 以及当时的心理活动. 研究工具 卡片分类法 (KJ 法) Elito 法 用户画像 Persona 简介 来源:[创建定性用户画像]1] 画像特性. checklist 1. 基本性: 该用户角色是否基于对真实用户的基本信息? 2 移情性: 用户角色中包含姓名, 照片和产品相关的描述, 该用户角色是否引起了移情性? 移情图 3. 真实性: 对那些每天与顾客打交道的人来说, 该用户角色是否看上去像真实人物? 4. 独特性: 每个用户角色是否都是独特的. 彼此很少有相似性?. 有效性验证 (检验) 5 自标性: 该用户角色是否色含了与产品相关的高层次目标了是舌包含关俸河来闻达该目标? 抽 (碗心拒 具象 (口头禅) 6 数量: 用户角色的故量是足够, 以便设计团队能记住每个用户角色的名以及其中的一个重要用户色? 聚类数目 应用性: 设计团队是否能使用户角色作为一个实用工具进行设计决筑? 维度划分有效性 #创建用户画像 当然如果必要, 大家也可以在后期再通过访谈研究对得到的用户画像进行验证, 然而, 即使要创建定用 前期充分的定性调研他非常重要, 在对票英分析的解读取参效的调中, 对用户分理可以帮我们创建 出有意义的用户画像. 对用户从态度到行为, 再到一些细节特征的立体数据的收集, 对于建立一个生动的, 具有参考价值 peron 是至 关重要的, 收集数据的方法有很多, 深度访谈, 影航, 文化积, 就不一一黄了, 我们常用的便是访谈. 方 法只是手段, 没有所谓的标准方法, 达到收集数据, 理解用户的目的即可. 蓝加日步 h 正号 1 一山人 1 + 口 口样二 A 生可 EE 所以,同样都是知识,但是场景不同,最适合知识记录、呈现的交互手段也不同。 因此,也非常期待语雀能够对这个问题域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设计方案。 结语:一点心愿 每个人的人生都独一无二,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也不竟相同,没有可能可以复刻。在文初提到的奥曼定理和思维复现也只是一个理想情景,甚至可能是痴心妄想。但是我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保留自己的思维轨迹,除了方便自己查阅以外,还有一点小小的心愿。那便是未来哪个闲来无事翻阅我知识库的人,看了我所记录的东西,也会会心一笑:“哦,原来这个家伙也想过一样的东西呀”。
 
ba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