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401文子2 沟通加速度2 2023-04-01 07:45 发表于山东
收录于合集
#经济学1个
#个人视角的思考34个
#奥派经济学11个
2021-05-19 03:36
原标题:奥地利学派在中国,学习方法是不是误入歧途了?
最近加入了几个微信群,认识了许多喜欢奥派经济学的朋友。和新老朋友聊天,发现他们都很重视阅读典籍,推崇思考和逻辑。从观念上来说,他们对典籍的把握,是非常好的,至少是我不能及的。甚至比国内学术人士还略胜一筹。就算不是国士无双,也是民间学霸级的人物。
然而,同为喜欢思考的人,我在找到好多知己的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他们中的好多个,占比10%以上,喜欢人身攻击和情绪宣泄。更可怕的是,另有80%的人,接受甚至是赞赏这种行动。
我想,和平沟通,理性讨论,相互尊重,——这些不该是辩论常识吗?做为曾经的议事专家,敏锐的感觉哪里有问题。
哪里有问题呢?
这些人能做深度思考,好学习,在中国,绝对是民间精英了。可是,为什么没有有效的沟通手段呢?难道世界只有骂战一种沟通方式吗?
凭着对奥派经济学的深厚兴趣,我也读了一些书,尤其是米塞斯的传记。这使我更加确信我的判断。他们都没探究奥派思想的方法来源,误以为奥派经济学是几个天才人物,在大脑里凭空想出来的。这些天才人物在想出这些理论的时候经历过什么?有没有什么因素影响?基于相同的环境/事实,应该想出这个理论还是应该想出那个理论?这些被国内的奥派学者有意无意的忽视了。。
事实上,确实有很多东西真的不是凭空想出来的,(爱因斯坦)那样的天才太少了,更多的是通过小组,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辩论。观点反复激荡,反复修正,才能产生一系列逻辑自洽的思想观点。这和古希腊的那些思想成就,产生历程是非常相似的。
这涉及人的思考方法的探索。我写成复原学习法(附在后面),总结了两类学习/模仿:1.象形模仿;2.价值观模仿。
第1种呢,很简单,就是直接凭经验观察差异,把认识到的差异进行简单的弥补。举例来说,有人看到汽车就是4个轮子加一个带罩子的沙发。木工也想要汽车,就制作了一个沙发放在4个轮子上,命名为汽车。这就是形似。但,功能多数能模仿到,但不保证必然实现被模仿物的全部功能。
第2种呢,它从原理上,逻辑上入手。寻找这个事物的核心原理/性能,从而实现功能上与被模仿物的相似甚至超越。还是说汽车。有人看到汽车和沙发的重大不同是,让带罩子的沙发自由移动,快速平稳的移动。于是,把重点放在了沙发的移动能力开发。比如,特斯拉。他就抛开了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什么传动系统,变速箱,全都抛开了。重点关注,有一个舒服的沙发,和让这个沙发能按自己的意志快速准确的移动。
为什么要讲到这些?
因为,人类的探索发明,主要是第2种学习方法的人来推动的。他们依赖一个环境,一个氛围,或者叫生态系。有一个迭代进步的过程,绝不是遗传变异一样,突然出现的。如果我们不能复原的方法学习先人的创造,最大的可能,就是止步不前。由于信息传递时,信号的衰减,还可能错误增加,整体出现退步。
当前国内的多数奥派学习者,都存在共同的,学习方法的问题——不使用复原学习法,也就是,没有忠实的按照门格尔开始,庞巴维克,米塞斯,哈耶克等人的,验证有效的小组辩论法。甚至,根本没有掌握基本的辩论礼节。这在我和他们几天的交流中,表现很明显。
我觉得奥派的理论固然重要,但是得出奥派理论的氛围条件更重要。
是什么把人类导向真理?除了对哲学的思考,我觉得逻辑和程序,才是使我们避开谬误,通向真理的捷径。
通过观察,有的奥派老师很谦和,有的奥派老师很强势。我理解,强势的老师有不得已的苦衷。面对中国现实,因为不自觉的人太多了,他们肆意的浪费你的时间和精力,而没有任何愧意。谦和的老师,一旦被无理纠缠,就意味着浪费大量时间精力,宝贵人生用在不必要的人和事上。
可是,无论多少理由,都不是我们抛弃从门格尔开始,庞巴维克,米塞斯,哈耶克,他们坚持的方法。
我特意研究了一下,但资料太少,只能看到简单的信息。他们都组建了私人研讨班,并且都在其中受益匪浅。以米塞斯的研讨班为例。
参加人员资格要求:必须博士学历(以此保证是爱学习的人),不分专业(任何专业的人都可以参加),外加,特别邀请的和老师同等水平的社会人士,社会名流。
参加者的心态上:心胸开放,尊重逻辑,不崇拜权威,不谩骂他人,重点关注分辨分歧点在哪里。善意理解他人,用平和的语气沟通。
辩论程序是:先确定讨论的话题方向,后,由一个学生来主讲,其它学生针对同一话题发表评论,充分尊重每个成员的发言,不同观点都可以发言和辩论,也可以相互作答。最后由老师来解答/点评所有的学生问题。
辩论结果是:值得注意的是,并不统一所有的人的观点。不存在必须说服谁的事。始终有开放包容的心态。
参照同一文化背景的罗规辩论。下面是一位中国朋友,移民美国后,发的感慨。
罗规最核心的一点就是辩论,罗规的辩论和通常意义的辩论它不一样,它是尽量的避免谈论对错。当你觉得自己是“对”的时候,自负的心态,就使你关上了沟通的大门,故,谈“对错”它是被禁止的。
保持谦虚的心态,那么,我们该说什么呢?我们就是说观念,我们讨论一件事情如何看待?而且,你要用自己的——你掌握的事实——来论证自己的观点,说服别人。所以,自然而然形成一种逻辑性的思维方式。那么,你这个对错思维惯性呢?在练习中呢,就可能不断的被意识到,别人也会不断地纠正你,主持人不断的提醒你,你就会自觉或者被迫的,不断的改变,最终,你会影响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并影响其他人,带来正能量。
这段文字体现了辩论的部分特点:谦虚、包容、个体视角、主观主义。米塞斯其实非常注重的是主观主义、个体视角。
说到这里,不得不说,有一些逻辑能力非常强的朋友,奥派学的也非常好,但却不擅长按照程序/规则去辩论。这真是一个遗憾。若有更好的辩论氛围,他们一定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思考,为什么科学民煮都是错的?以后有机会再讲。
(完)
——401文子(罗伯特议事规则、奥地利经济学、安·兰德哲学 WENZI2-20)原创 于 深圳寓所 感谢阅读!
写于 2021-04-12第16周 周一 15:19
完稿于2021-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