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一些视频和图片。视频显示,大量的俄军被乌军,用一发炮弹打死,形同行刑,也像排队自杀。非常的令人惊悚。
那么,这都什么年代了,怎么会有如此愚蠢的做法?有了集束炸弹的时代,谁还敢把部队集中到一块儿呢?
难道这些视频和图片是假的吗?
这些视频和图片不是假的。
那么,俄军为什么要集中行军呢?
一般情况下,独裁者就需要集中行军,这样不仅能够节约成本,降低物质消耗。更主要的是,分散行军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
而独裁者是依靠层层监督的体系来运作的。分散行军就意味着基层士兵有更强的自主权,虽然避免了被全歼的命运,但这些士兵有了自主权,大大增加了投降/倒戈的可能。
所以,明知道别人有炮弹,有集束炸弹,还要把军队集中起来,这是独裁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他们的军队没办法分散。一旦分散,监督就失效了,士兵们就有了个体主张,就可能反过来推翻独裁者。
相反,公民兵的作战方式,是尽可能的高效达成作战目标,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包括不被集体打击。所以,公民兵采取灵活的分散作战状态。每个公民的作战主动性都非常高,投降的比例比较低,灵活性非常好,所以,伤亡更低,技术更好,战争效率更显著。
二战时,每伤亡一个德军士兵,往往会伤亡4~6个盟军士兵,就是因为德国人采用的是对基层充分授权的作战方式。后来德国战败,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美军学习了德军的作战方式。
这早在二战时就已经被充分认可的作战方式,对基层充分授权,让士兵进退自由,为何独裁国家就不采用呢?
假如军士想退就退,独裁者是没办法分清到底是战术撤退,还是逃跑,还是投降别人了,要反攻自己的部队。上级领导也失去了对军队的控制权,心里边也没底儿。万一士兵回来把自己给干了,怎么办?
所以,充分给基层授权,让基层士兵各自采用灵活战术的方式,都知道这对国家和军队更有利,可是,他们仍然采取控制一切的作战方式——把军队集中起来,按照上级指定的路线去作战,哪怕前面是地雷,是河流,甚至是沼泽陷阱,军人也必须服从命令向前冲,直到死亡。凡是犹豫不前的士兵,督战队一律射杀之。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很多士兵白白牺牲——要么是畏惧督战队而被迫趟地雷,被炸死,要么被督战队射杀,再就是集中起来,被敌人炮火一次性全干翻。
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因为这些士兵本就是被强抓来的,不被逼着他们不上战场啊。既然是被逼着,他们肯定没有自主权。前进是死,后退也是死。他们最多只能抱怨命运不公,或是互相自残自杀。
所以,俄乌战争真实的伤亡比是多少?大家也就一目了然了。
更何况,苏俄历来都是以高伤亡著称,无论是1905年日俄战争,还是两次世界大战,还是苏联入侵芬兰的战争,入侵阿富汗的战争,常常是几倍对手的伤亡率。
这么高的战损,是因为俄罗斯民族主体意识形态是集体主义。
集体主义的特征是牺牲,就是牺牲个人利益,成就集体利益。
我不知道大家看出来集体主义的逻辑漏洞没有?
牺牲个人是很容易的事情。至于能不能成就集体,那就不好说了。
有个朋友说,他小时候,家乡宣扬英雄事迹。一个战士看到一个电线杆被冲到河里了,他为了挽救集体损失,果断跳到河里捞电线杆,毫无意外的,他牺牲了,成了人们敬仰的人,虽然电线杆也没捞回来。大家都很感动,只是没有人在乎结果,集体不仅仅损失了一个电线杆,还损失了一个年轻的战士。
还有赖宁的故事, 1988年3月13日,四川省石棉县中学年仅14岁的初中学生赖宁,在石棉县海子山发生山林火灾时,为了扑灭山火,挽救山林,他不顾个人安危,跳进烈火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当然,还有更多更严重的悲剧,我就不多说了。
人们不知道的是,牺牲了个人,也未必能够成就集体,更大的概率是伤害集体。这就是集体主义的死穴。再加上,要求个人牺牲,也不符合人性,必然会激起各种斗争。个人想活着,官员想让人们死,官民矛盾很深,大量官员被灭族。
战争中,集体主义的缺陷被放大的尤其明显。
俄军在乌克兰战场上,发生了多少次领导/军官讲话时被一发炮弹全干趴下。可是,俄军还是经常集中起来,接受领导训话——可以说,俄军就是屡教不改。
如果是个人决策,谁会一次次遭受这种损失呢?恐怕早就吸取经验教训了。
但是,官僚不一样,反正死的是别人,死就死呗。如果不把人集中起来,肯定是不行的——一且分散,士兵就可能逃跑。士兵逃跑了之后,当官的就没法对上级交代。所以,明知道把军队集中起来会遭到灭顶之灾,还是要一次次的把军队集中起来。
集中起来牺牲士兵的性命,那是为集体而牺牲,是光荣的事儿,损失的是他人的生命。如果士兵逃跑了,那是当官的无能,会影响官僚的仕途。比较起来,长官们会毫不犹豫的满足士兵牺牲的愿望。以尽量多的士兵牺牲为目标,而不是以达成作战计划为主要目标。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都是战争,使用的武器也差不多,可是,战损比高达1:5甚至1:10。因为,在集体主义者眼里,人命真的不值钱啊!
——401文子 (微信wenzi2-20,赞成罗伯特议事规则、奥地利经济学派、安·兰德哲学、逻辑、快乐教育),转载/使用请注明作者即可。 2024-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