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力量?流毒久远,坑惨了很多人
团结就是力量?未必。包容才是力量。团结就能胜利吗?不。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等于胜利”,这类的观念,从小就被灌输于我们头脑的、非常直观的教育理念,很少有人审思它的真实性,以至于行动中损失惨重,追悔莫及。
我们常常以为的“团结力量大”。直观性上,有个故事a。
a一位老汉临终前,把三个儿子叫到面前,每人一双筷子,让儿子们各自折断。儿子们很轻松就折断了。然后把三双筷子束到一起,让三个儿子轮流去折,每个儿子都很难折断。以此告诉儿子们,团结力量大。
这个故事又简单又直观,很容易让各位产生共鸣。
正面的案例也有。像b前秦符坚 与东晋的肥水之战,就是因为前秦内部不团结,最后一败涂地。
可现实中,各位领导者追求团结的努力,常常失败告终。
c电视上,国民-党部的标语,也是“精诚团结”。蒋的政策“攘外必先安内”,也是内部团结的实践。结果多失败,大家都知道。
d官渡之战,曹操手下的将官近半和敌对方通信,处于半叛变状态,投降信。结果,曹操大胜。
e赤壁之战,以张昭为代表的亲曹派(投降派),占据官场的主流。战争结果也是孙权大胜。
f宋元崖山之战,失败的几十万宋人,宁可投海自杀而不投降,可见他们空前的团结。如此万众一心带来的却是彻底的失败。
g日本二战时,面对美军,惨烈的玉碎计划,不仅没有帮助日本军成功,反而失败的更彻底。
h前几年,希拉里竞选团队也非常团结。相对川普,去年在议会表决中,他的共和-党内成员,还有支持对手的提案。赢得选举的川普,一度受到两党的排斥和攻击。到了今天,川普不仅赢得大选,还取得了非常好的执政成绩。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案例,和所有的“团结一心取得胜利”的“常识”相反,追求团结往往导致彻底失败。为何强调 “团结”的团队,大都失败了?
您是否颠覆认识了?
我学了奥地利经济学派的文章,发现“直观感受”常常靠不住。只有逻辑才是可靠的,才有可能直达真相。团结就是力量这句话也不例外。
与我们一般人的认识不同。团结只是一个群体中成员所处的状态,它应该是自然而然的结果,而不应该变成我们追求的目标。
不好理解,那我们从关键词的定义入手。下面引用百度百科:
1.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
2.有和睦;友好之意。
3.组织;集结;联合。
4.指分散物聚拢成团。
5.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就是相互配合,真正的团结就是无条件的配合。团结并不只存在于志同道合中。想要成为一个团结优秀的集体,只需要我们都用真诚去面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让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心灵的温暖。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团结的精神,那么这个团队就不能称之为团队,只是志同道合而已,团结是成功的基石,没有团结就不会有理所当然的成功,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道理。
看到百度的定义,你最接受哪一种?第1种释义是: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和第3种释义相比,加了个目标“实现共同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是啊,群体的成立总是有目的的。可是,有目的就等于成功吗?肯定不是。
第2种释义是和睦;友好之意。说的是个人品质。和团体成败不相关,不可能“团结力量大”中的含义。要不然为什么不说“友好力量大、和睦力量大”?
第3种释义是“组织;集结;联合”。咱们探讨的本就是群体组织,那自然他就组织集结联合在一起了,所以,这种释义也不是我们所要的。
第4种释义,案例a使用了,把分散物聚拢。聚拢了一块儿都会从量变到质变,比如,把鸡蛋放到同一个篮子里面,彼此都压坏了。所以,此种释义不是我们想要的,因为把物是否聚拢到一块,决定权在物的主人和主人的目的。
第5种释义,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就是相互配合,真正的团结就是无条件的配合。……想要成为一个团结优秀的集体,只需要我们都用真诚去面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让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人,都感觉到心灵的温暖。如果一个团队没有团结的精神,那么这个团队就不能称之为团队,只是志同道合而已,团结是成功的基石,没有团结就不会有理所当然的成功,这是千百年来不变的道理。
——只有重复说教,没有理由陈述。不过,排除前4种,唯一能“力量大”的“团结”应该是第5种释义了。
画重点,团结就是无条件的配合。主、谓、宾分别是什么?表面上看,“团结”是主语,“是”是谓语,“无条件配合”,这个短语是宾语。可是,谁无条件配合呢?很显然是群体中的个人。具体操作上,谁来判断群体中的个人是否无条件配合?判断的依据是什么?如何保证群体中的个人无条件配合?以及用什么样的指标衡量达到无条件配合?
无条件配合包括死亡吗?个体加入群体的目的是什么,难道就是为了为群体牺牲吗?与个体目标相冲突的群体能够得以持久吗?
另一个重点,简化下就是,我们让每人都感到温暖。这句话的主谓宾倒是齐全。看似也非常的美好。可是,“感到温暖”应该是每个人的主观感受,感觉完全是主观的啊,谁应该对“感觉”负责呢?应该是个人吧。让一群人去完成一个人的感觉,不太可能啊。要不然也就没有什么抑郁症了。按照这个说法,世界上就不可能有什么“团结”了。
一个团队,如果做事儿不依据事实,不讲究策略,不专注目标,不协同分工,而是完全凭感觉,你觉得有可能成功吗?
可见这是典型的集体-主-义-洗.脑,是g日本军国-主-义失败的原因。也是c不能达到目的的原因。综上所述,无论“团结”是指的哪一个含义,往往都是错误的,都不能达到目标。这就是为什么“强调团结”的团队更容易失败。人性本来就是极端自负的,团结加剧这种自负,反而难做出理性的决策。
真实的世界是这样的吗?
真实的竞争中,胜出的团队,不乏三心二意,一盘散沙的团队。要想在真实的竞争中胜出,相似条件下,我们只能依靠优质的决策。所以,团结不应该是我们鼓励的品质,决策能力才是。
古今中外,成功的决策多是依靠良好的会议组织而达成的。通过开会能够分工合作,凝聚人心,大大提高执行力(组织的行动力)。可以说开会技术决定组织成败。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和伊藤博文率先引进了欧美的开会制度直接相关。英美具有非常类似的开会制度,这也是他们长盛不衰的原因。所以,西方文明的核心就是在100多年前被总结出来的《罗伯特议事规则》。不懂罗伯特议事规则,就不能产生优秀决策。放任乌合之众的危害,违背了群体决策的科学,必受到对应的处罚。
团结不必然成功,包容才能聚集更大力量,优秀的开会技术是力量的源泉,才是成功的保障。
它要求与会者包容不同的观点,包容不同看法的人,包容不同的事物。群体中的人都具备包容心,掌握开会技术,才能使群体决策接近现实规律,发挥出群体的最大潜力。
——401文子。
2016年11月30日 发于QQ空间。 2019年12月3日凌晨修改
对人的评价方式需要变革: 人们在打量一个人时,往往会看他“在什么单位上班”,“职位是什么”,“什么学校毕业”等等,然而,这些从“身份”出发的模式是属于旧秩序的,带有浓厚的体制特征。
更为合理也更为公正的评价是:“他的作品是什么”,“他创造了什么”,“他的理念是什么”等与价值相关的评价,这种评价是属于新秩序的。
——朱海就 11-03